126书盟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小货郎 > 第158章 (1)

第158章 (1)(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第二种横穿过去,等于走斑马线,不怎么安全,但快。

两种方法有好有坏。

如果是常规船只,其实没有两种选择。

因为从第一个补给点马六甲海峡,到第二个补给点非洲岛屿,中间的路程大约是一万一千里,这还不算不小心走的冤枉路。

常规船只走一万一千,约莫需要三百天。

什么船只能带够三百天的补给?所以只有按照第一种方法,沿着海岸线走,一路航行,一路补给,走个六百天都不是问题。

但纪彬他们驾驶的是蒸汽船,速度是常规船的十倍,若是遇到好风天,那速度更快。

对常规船来说需要三百天。

但对蒸汽船,只需要三十天。

他们船上的食物淡水,燃料,准备的是五十天的量。

纪彬把自己的预估说出来,用了现在能拿出来的简易地图,说了这两种方法。

到底是沿着海岸走,一个安全,但要走三四个月左右。

另一个冒险,只要一个多月。

问题摆了出来。

首先表态的,就是兴奋到极点的柳卫宏:“一个月!一定要一个月!”

“你真的觉得,我弄到的那个长颈鹿,就在你说的第二个补给点上?”

纪彬在简易地图上,写了自己的“猜测”,也写了几个补给点。

大概就是,第一个补给点马六甲海峡附近,已经过去了。

第二个就是非洲附近,他们应该会经过东非,南非,西非。

纪彬“猜测”长颈鹿就是南非的,猜测柳卫宏他们是被风暴吹到南非大陆上。

说是猜测,其实是确定。

没办法,换个别的动物,纪彬估计还犹豫一下,但这是长颈鹿,甚至很快都能确定是南非。

第三个补给点好望角过后的西非。

第四个补给点,非洲摩洛哥,也就是进入地中海的口子。

现在需要确定的,就是怎么去第二个补给点。

纪彬半是用先有的地步,半是写出自己脑海里知道的东西,可对外肯定要讲自己推测的。

这个理由别人用很不行,但他是纪彬,是纪先生。

他的猜测,别人就会认真考虑,认真听。

反正纪彬已经抛出问题。

两种去第二个补给点的方法,选哪个。

一个非常远却相对安全。

另一个稍微近点,但很危险。

在做决定的人有纪彬,墨敬仪,柴力,柳卫宏。

船上他们四个人可以决定船只的去向。

当初在陆地上没做这些决定的原因,就因为海上随时会有变动,有些事只有到这了才能出决断。

在其他人还在考虑的时候,柳卫宏就道:“咱们的食物绝对够,横跨这个叫什么印度洋的地方,绝对很刺激!”

作为天生的探险家,刺激对柳卫宏来说太重要了。

但刚说完,他觉得自己讲得不太对劲,立刻找补:“再说了,沿着海岸线真的安全吗?这一圈的国家,哪个好相处?遇到一个乱七八糟的地方就够糟心的。上次是南军国旧人已经算好相处的了。”

“最重要的是,上次我们老老实实沿着海岸线走吧?结果呢?”

“还不是遇上大风暴?”

“要我说不如一路跑过去,反正我们的船快,一个月的时间直接到第二个补给点,时间越短,变数越少。”

柳卫宏说的理直气壮,甚至朝纪彬眨眨眼,就差直说,我是不是按你的想法讲的!

纪先生肯定也这么想!

纪彬装作没看到,看向柴力跟墨敬仪。

那两人也看着纪彬,这个决定确实很重要,他们接下来怎么走,就看这个了。

柴力直接道:“我听东家的,东家说去哪都行。”

他们人少的时候,柴力还是喊东家,反正大家也知道他以前是纪彬的护卫。

墨敬仪挑眉:“都到大海了,那就试试!我也想看看咱们船只能跑多远!”

不愧是墨家后人,勇气可嘉。

四十五的年纪了,跟柳卫宏一样爱拼。

既然他们三个都这么说,纪彬笑:“那我们就选第二种,横跨印度洋!”

航行一万一千里!

开着蒸汽船从东非一直到非洲大陆!

纪彬心里对这条线路,其实有些把握,之前他还担心这个时空的岛屿大陆跟那个时空会不会一样。

如果那样的话,他脑子里的地图就没用了,可经过马六甲海峡之后,心里约莫有数了。

可能有些小的地形不同,就跟南军国一样,小的地方,名字可能不一样,但大方向一致。

确定了这件事后,纪彬就更倾向第二种方法。

横渡印度洋!

这也是要在海上做决定的原因之一。

这条线路已经被他那个时空很多人证实非常实用,就算到现代,这条航线依旧有用,因为这是人类已知,最为安全的航线。

之前提过的苏伊士运河开凿之后,路途节省了一万多里,但这条运河也只能通行多少万吨以下的船只。

更大的货轮运输还是要绕行,还是要走他现在走的这条线。

所以这条线路必须尝试一遍,即使去的路上不试,从地中海那边回来,他也要试试的。

按照纪彬的指示,再跟柳卫宏的舵手商议,他们一路向西,不要沿海岸线走。

纪彬心里有点谱,却不能说出来,可在其他人眼中,这无疑是一次让人胆战心惊的尝试。

不按照海岸线走,一直往西,朝着茫茫大海深处行进。

这太冒险了,如果燃料用完,淡水用完,还是找不到陆地怎么办?

这是绝对有可能的。

当初柳卫宏他们遭遇风暴之后,愣是在海上收集雨水,天天捕鱼才勉强活下来。

那时候就是飘在漫无边际的海上,根本找不到能靠岸的点。

当时的情况有多凶险,柳卫宏跟他的人最清楚。

剩下的人虽然没有亲身经历过,可是看看这大海,心里难免发憷。

按照柳卫宏他们之前的计划,自然沿着海岸线一点点往前,因为风暴才把他们吹到大海中间,随后飘荡了好几个月才靠岸。

但说实话,让他们再走一次原来的路,他们真的找不到,回来的时候,硬生生绕了很远,根本不知道哪是哪。

在大海上迷失方向是很正常的事,不迷失才奇怪。

所以最后画出来的路线图也不清晰,很难找到方向,人在大自然里实在太渺小了。

现在有个大致的轮廓在,也是因为纪彬自己补充的。

其实纪彬心里约莫知道柳卫宏他们到底去了哪。

长颈鹿。

这个特点太鲜明了。

肯定是非洲的产物,准确说是南非。

纪彬计划中的第二站,也可以说第二个补给点。

但马六甲海峡距离西边的非洲太远了,以简单的地形图可以解释一下。

地形图这东西可以这么理解,一块白纸上,以海太城出发的南海为支点,这个支点在白纸的最东边,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算。

由东向西走,然后会遇到不少岛屿。

顺着不知名岛屿到了第一站,各个连接的岛屿中穿过,就到了海峡,也就是刚才讲的马六甲海峡。

马六甲海峡平行向西方向,这一块全是大海。

穿行这片大海,继续往西走,在这期间,路程大约有一万一千里。

也就是说,要在海上航行,一万一千里,才会到另一个好补给的大岛屿。

这期间基本没有补给。

可以稍微想象一下。

从现在的马六甲出发,往左,也就是往西边走,走了三千里,突然遇到危险,你淡水也好,什么东西也好,全都用光了。

然后就有上下左右四个选择。

如果你返航的话,回头往右走,那还是走三千里,蒸汽船走五天,普通船走五十天。

硬着头皮继续往左走,七千里,蒸汽船走大概十八天,普通船一百八十天。

往上面走,也就是印度,五千里,蒸汽船十三天,普通船一百三十天。

最后一个选择,往

恭喜你,要到南极去找企鹅找冰川玩,蒸汽船至少走二十天,普通船就不提了,提了会哭。

这些数字说得可能不太准确,但方便理解横穿大海是一件多么危险的事。

只要你出发了,你身在大海中间,大多数人都会有种无力感,有种身处其中,不知所措的感觉。

纵横几万里的大海,而你们驾驶着二十一米长的小船漂在上面。

若是把这些等比例画下来,这二十一米的小船根本不会出现在地图上。

因为太渺小了,几万里跟二十一米的对比,比大象跟蚂蚁的对比还要夸张数万倍。

横穿大海。

这四个字有多重,不言而喻。

但他们做了这个决定。

还是那句话,与天斗其乐无穷!

这样大海被人征服了,那快乐无穷!

横跨一万一千里的航行,立即出发!

第一站补给点马六甲海峡,到第二站补给点西非小岛!

只要这段路走完,那基本上就完成一半的路途,就可以完成与天斗其乐无穷这句话。

后半段的路程也会很有意思!

柳卫宏发现了,这次出海跟他那次出海简直天壤之别,不管他们去哪,都在纪彬的计划之内。

无论去什么地方,只要想好了,纪先生都会拿出相应的计划出来。

而且他胸有沟壑,似乎比他这个出过海的人,都了解大海?

纪彬听到这话,其实有点不好意思。

他生活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说句不好听的,以现代人中学生知道的地理知识,都比古代有名望得人知道的多一些。

因为他们那个时代,地球上大部分地方都已经被探索过,很多地理知识都在课本上。

甚至太空的空间上都有自己人。

研究太空那句话怎么说来着,百年前我们埋怨祖先没有航海,难道要百年后让后代埋怨我们没有征服太空?

如今他有了征服大海的机会,必然要把握住。

不然他脑子里那些地图,不是浪费了?

蒸汽船开往海洋深处,此行要行走一万一千里,约莫航行三十天。

相比之前的六天来说,多了数倍不止。

好在这船上的人,都是挑选出来最精锐最忠诚的人,上下一心,才能在大海中存活下来,并且留下他们此行一路测绘的地图跟文字资料。

纪彬看着大海深处的鱼群,这里的鱼群之壮大,是他从未见过的。

说鱼群如山排列也不为过。

看着鱼群的方向,应该会在五月左右到江浙一带,那会也是捕捞鱼群的好时间。

古代没有大型捕捞船,这样鱼群如山排列的景象一年能看到三次,每次都能让渔民们大丰收。

看着成群的海鱼过去,就像看到丰收一般,反正格外欣喜。

算着时间,现在已经是二月十五,他们将会在三月十七左右到达目的地。

这段时间里。

所有人都在祈求同一件事,风平浪静,一定要风平浪静。

不要出现柳卫宏他们那样的事。

有些出生在海边的兵士,已经开始拜祭海神。

越是到海洋深处,这种信仰就越强烈。

不过好笑的是,他们这船上,有信海神的,有信基督的,还有信佛的,还有道家,儒家,墨家。

大家一起拜,总有一个会灵验?

这种情况下,拜什么都是求个心理安慰,只要大家手头的工作做好,纪彬并不阻拦,也算找个事情做。

他则跟绘图记录的几个人走得很近,随时看看他们都记了什么,好随时把他的“猜测”补充进去,让资料更加完整。

可惜再认真地恳求,也挡不住自然界暴风雨的来临。

晚上的大海可怕得让人窒息。

试想你在漫无边际的大海上,周围看不到一片陆地,白日里漂亮的海洋此刻变得幽深,根本看不到底。

如果天上有月光还好,那股幽深会被驱散一些。

一旦乌云盖顶,前面看不到边际,后面看不到归途。

一叶扁舟就在大海里飘荡。

天上地下,都是漆黑不见天地。

发自内心的恐惧就会如影随形。

今晚,便是这样的一夜。

对大多数人来说,太茫然,太无助了。

纪彬见此,吩咐人多点些灯笼蜡烛,除了必要的人之外,大家都回到船舱里,不要往外面跑,尽量不要往外看。

周围有了船舱,有了烛光,人也会舒服很多。

船只速度也慢了起来,天太黑了,根本看不清前方,若是遇到暗礁以他们船只的速度,只怕会危险。

现在要抓紧时间找到能停靠的位置,躲过漆黑的一夜,明天白天再继续航行。

一边找位置,剩下的人聊起来,有兵士下意识问道柳卫宏他们:“当初你们在海上飘了几个月,也是这么过来的?”

柳卫宏笑:“哪有这么简单,现在还有蜡烛,有热茶。我们那会只有风暴,人绑在甲板上才不会被甩出去。”

这点柳卫宏也提前说过。

若是遇到风暴,一定要立刻下船帆,蒸汽机能停则停,桨手们努力控制船不翻,人要把自己绑在固定的位置上,不要被甩下去。

剩下能做的只有一件事。

等。

等着风暴结束,等着大雨停歇。

等着太阳升起,狰狞的大海重回平静。

众人静静听着柳卫宏的话,这才明白他当时的凶险。

虽然柳卫宏语气还带着点兴奋,但这种情况下能活下来,那就是英雄。

纪彬也在旁边静静听他们说话闲聊,海上风暴,即使在现代也没有办法,这就是自然的力量。

纪彬打着灯笼往水底看了一眼,幽深的海洋像是能把人吸进去一样,这样太危险了,必须在找地方停靠。

今日天黑的太快,留给他们反应的时间太短。

再擡头看看乌云盖顶,这可不是什么好征兆。

发现这点的,还有跟着的几位司天监官员,他们精通天文地理。

如今夜空不见星星,乌云盖顶,久久不散,这种情况最少也是一场暴雨。

暴雨还好,可若是狂风暴雨加雷鸣闪电,那他们的船还在大海深处,那又怎么办?

纪彬朝柳卫宏微微点头,再带着司天监的人一起,船只周围的灯笼增添更多。

他们必须找个小岛避一避,等乌云散开了,再继续行进。

可一边找,一边注意暗礁,柳卫宏的人身上绑了绳子,又带了兵士坐小船探路了,他们一艘小船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