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5章 雷声大雨点小(2 / 2)
相反,若日后那苗青厘、苗青原两个少年中,真有一人能如林淡所期许那般成长起来,成为朝廷可用之才,皇上说不定还会因此给林淡再记上一笔“识人有方、善育人才”的功劳。
可若是换了别的官员,未经请示就私放犯官家眷?那顶乌纱帽还想不想要了!轻则罢官夺职,重则流放千里。
所以说,同朝为官,官和官也是不一样的。圣眷、能力、胆识,乃至行事风格,共同决定了各人能做和敢做的事情的边界。
林淡,无疑是站在那条边界之内,却又能将边界向外拓展少许的少数人之一。
沈景明没有在苗家之事上过多纠结,他了解林淡,也信任林淡的判断,更清楚皇上的态度。
他转而切入正题:“林兄一早就叫我前来,想必对于接下来查办赣州私铸铜钱一案,心中已有更为稳妥的章程了吧?”他了解林淡,这人从不做无的放矢之事,每一步都藏着后手。
林淡闻言,脸上露出一抹“知我者秉节也”的笑容,带着几分被看穿的坦然和棋逢对手的愉悦:“还是秉节兄了解我。”
“秉节”是沈景明的表字,是其父所取,取“秉持节操”之意,方正刚直,与他本人的气质极为相合。林淡一直觉得,这个表字用在沈景明身上,再贴切不过。
林淡收敛了笑意,正色分析道:“依我判断,甄应嘉留给儿子的那个信物,其效力恐怕并不受‘及冠之年’的限制。那不过是他想让儿子晚些涉足险地、多过几年安稳日子的托词罢了。如今信物在手,我们便掌握了主动权。”
他继续阐述自己的计划:“更重要的是,苗氏的兄长苗峰,作为甄应嘉的心腹,对私铸铜钱一事,即便不是核心策划者,也必然知晓内情,甚至可能参与其中。如今我们手握苗氏的信物和暗语,若能说服苗峰戴罪立功,事情就好办多了。”
林淡眼中闪烁着运筹帷幄的光芒:“我的想法是,与其我们像无头苍蝇一样在外围调查,容易打草惊蛇,还可能因对方狡兔三窟而漏掉大鱼,不如……借力打力,直捣黄龙。凭借信物,让苗峰打入私铸团伙内部。摸清所有……待到时机成熟,我们再里应外合,将其一网打尽!如此,方能除恶务尽,不留后患。”
沈景明仔细听着,眼中精光一闪,重重一拍桌子:“好!此计大善!风险虽有,但收益更高,确实比按部就班地查访要稳妥高效得多!我支持你!”
既然计议已定,两人便不再耽搁。
当天,林淡便悄无声息地离开了会昌县,如同他们来时一样隐秘。
而沈景明则开始行使他监察御史的职权。他大张旗鼓地派兵包围了甄家在会昌的这座宅院,制造出严密搜查、抓捕余孽的声势,然后将那些早已被控制、如同“打包”好的甄家下人们,浩浩荡荡地押解上路,返回京城。
他故意将动静弄得很大,行事雷厉风行,给人一种“办完案即刻回京复命”的错觉。
这一番操作,果然让之前被沈景明突然驾临吓得魂不附体、以为自己乌纱帽不保甚至性命堪忧的赣州知府,长长地舒了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