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书盟
会员书架
首页 >网游竞技 >四合院:傻柱重生,娶妻陈雪茹 > 第161章 检验成果

第161章 检验成果(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傍晚,第四车间内,黄色灯光照亮角落。

人群中围绕着一台机床,正是根据何裕柱设计改良后的成果。

由十名八级工协助,三名九级工程师操作,张为民和梅军主导,三天努力,机床终于完成。

孙胜利及其他车间主任在一旁,神情激动。

这三天里,工人们使用何裕柱的草图后,所有疑虑都消失了。

无论是零件匹配还是机械结构重组,图纸上标注清晰,远超外国原版实用。

由于参数明确,许多工作八级工和九级工程师都能独立完成,张为民和梅军只需把控大局。

忙碌数日,今天就是检验成果的时刻!

\"柱子,过来!\"

张为民和梅军一直在全程监督项目进程,现在工程圆满结束,他们对结果已经有了预判,于是招呼柱子过来。

何裕柱在众人关注下,慢慢走到机床旁。

看到柱子年轻的脸庞,大家都对他充满敬意。

这几日的工作,大家都知道,眼前的机床图纸正是柱子亲手设计的。

轧钢厂的三位九级工程师对此体会更深。

他们和何裕柱走的路不同,以前都是师傅带徒,靠手艺吃饭,后来自学提升,最终成为九级工程师。

这种情况很普遍,也十分励志。

原着里易忠嗨当了一辈子八级工,想晋升却因文化水平受限,由此可见,即便是非科班出身,只要能迈入工程师门槛,都是有真本事的。

何裕柱检查完机床周围环境,确认火炉处的钢化材料已备好后,按下开关。

机器启动发出巨大声响,地面随之震颤,所有人都盯着机床里的部件运转。

不久后,火炉的工人配合下,融化的钢材被送进冲压机。

伴随着响声,履带上迅速出现了许多钢绳!

车间内所有人欢呼起来!

不仅是机床恢复正常运转,更让人欣喜的是生产的效率!

短短时间,炉内的钢材已消耗不少。

速度比之前提升了至少一倍!

成功了!

孙胜利和几位车间主任立刻意识到,眼中掩饰不住兴奋!

柱子提供的新机床图纸确实有效!

目睹这一切,何裕柱心里也松了一口气。

何裕柱首次在一线车间尝试图纸改造,最终成果与他的预期相差无几。

车间里,工人们兴奋地注视着改良后的冲压机床,作为常年与机床打交道的一线员工,他们对新设备带来的效率提升感触更深。

起初,没人想到仅凭图纸改造,就能让生产效率翻倍。

不少工人对何裕柱的看法完全转变,原本以为两位五级工程师才是重点,没想到他的设计竟如此出色。

车间内机器运转轰鸣,孙主任一行人走出车间。

他们脸上洋溢着喜悦,目光充满期待地看向何裕柱。

张为民和梅军相视一笑,知道孙主任此刻正满怀感激。

张为民率先说道:“孙主任,我们没让您失望吧?接下来的车间就按这个方案改造。”

孙主任连连点头:“那是当然,张工、梅工,有了柱子同志的设计,这次5000斤的任务一定能按时完成,甚至提前完成也不是没可能。”

原本因机床故障而焦虑的孙主任,此刻心情轻松了许多。

见识过新型机床的高效后,他对完成任务充满信心。

初步估算显示,使用这种机床,月产3000斤毫无压力。

距离交期还有两个多月,即便按原计划肯定完不成,但若全厂采用柱子的设计,不仅完成任务,超额完成也完全不在话下。\"张工、梅工,这次多亏你们帮忙,我们一定好好感谢!”

车间里的其他几位主任也都松了口气。

毕竟这次他们承担了不少责任,要是车间生产任务完不成,他们同样会受影响。

尽管问题出在机床身上,但作为车间负责人,一旦工作受到影响,没人会考虑具体原因。

张为民和梅军笑着摇摇头。\"这次得多谢柱子。

没有他的图纸,你们的生产任务恐怕很难完成。”

他们并未居功。\"没错,确实是这样。”

孙胜利等人也意识到这一点。

他们不是笨人,知道如此先进的图纸,就算柱子不主动提供,轧钢厂也找不到责备他的理由。

毕竟柱子是跟着两位师父来的,能帮忙修好机器已经很不错了。\"柱子,食堂的李师傅可是你的师父,没承想他还有你这样的优秀弟子。”

想到李保国和何大清这些天为柱子他们送餐的情谊,再加上柱子提供的机床图纸的重要性,孙主任立刻热情地与何裕柱攀谈起来。

何裕柱笑着点头回应孙主任:“让师父转行做机械,确实有点对不起他。”

话语间带着几分自嘲。

孙胜利等人又寒暄了几句,随后邀请三人留下来吃饭,算是厂里的一点心意。

何裕柱和张为民都没推辞。

何裕柱正好要去食堂告诉师父何大清,自己在轧钢厂的任务已结束。

而张为民和梅军则是惦记着李保国昔日作为鸿宾楼主厨的手艺,想来尝一尝。

饭后,何裕柱和张为民、梅军两位师父,在轧钢厂安排下坐车返回了清华大学。

在厂长和副厂长外出处理公务期间,孙胜利未能将柱子等人引荐给他们。

但他多次承诺,待厂长们归来,定会安排他们接见轧钢厂的大恩人。

若仅是一般帮助,孙胜利不会如此热忱。

实则,何裕柱提供的图纸效果显着,使轧钢厂的生产效率翻倍,且在冲压机床上摆脱了对外国设备的依赖。

如今,凭借详细标注的图纸,未来的维修工作无需再聘请昂贵且效率低下的外国专家。

即便何裕柱无意于此,面对孙主任等人的热情,也只能口头答应,心想若日后真的被邀请,便去一趟,毕竟认识厂领导或许对今后的生活有益。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