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书盟
会员书架
首页 >网游竞技 >四合院:傻柱重生,娶妻陈雪茹 > 第197章 表现出色

第197章 表现出色(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起初,陈兴业对为何裕柱专门设立一个科室并任科长一事还有些犹豫。

然而现在,他毫不犹豫地决定。

"既然这样,我同意通过研究所第十四科的成立方案!”

此言一出,办公室里的高级研究员们神色微变。

大家都清楚,陈所长的话蕴含深意。

张兰拍拍何裕柱的肩膀道:“柱子,祝贺你!能得到陈所长的认可,说明你的表现非常出色。”

“陈所长,张教授,还有各位前辈,感谢大家的信任。

虽然我不能保证一定会有成果,但我会尽全力在第十四科室发挥作用,不负众望。”

何裕柱表态时毫不含糊。

他知道,行动比言语更重要,即便有系统的支持,他对未来的项目充满信心,但也深知实干的重要性。

听到何裕柱的话,陈兴业等人点头示意。

既然选择了信任何裕柱,他们便放手让他施展才华。

随后,众人围绕第十四科室的研究方向展开了讨论。

最终,由于何裕柱在上次哈工大交流会上展现的机械天赋备受期待,加上他在工业部和轧钢厂取得的成绩,大家一致确定了第十四科室的方向。

"柱子,第十四科室的研究方向和其他科室有所不同,主要集中在重工业和相关领域,你能明白吗?”

这个结论是大家共同商议得出的。

304研究所多数科室的研究方向倾向于工业应用,甚至是民用领域,但尚未专注于重工业和相关行业。

然而,作为四九城的重要研究机构之一,陈所长从北方考察归来后,意识到发展重工业和相关产业对国家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其中既有内部原因,也有外部因素。

内部原因是得到了老大哥的支持,尽管当前关系尚未恶化,但局势的变化已让部分敏锐人士察觉到了潜在风险。

事实上,我国现有的工业体系可以说完全是借鉴了别国的经验。

无论是小小的螺丝钉,还是复杂的重工业生产,都不是一点点积累起来的,而是整套生产系统的直接引入。

从设备到人才,再到专业知识,缺一不可,否则我们的工业发展不可能达到今天的水平。

这种方式确实能让国家迅速完成从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但其中的风险也不容忽视。

一旦与他国产生矛盾,甚至可能影响到整个工业体系的正常运作。

外部环境方面,当前国际形势并不太平。

尽管建国已久,但各种摩擦从未停止。

究其原因,还是因为我们国家的技术实力不足,各领域的发展水平不高,缺乏足够的威慑力。

所以,从北方考察归来后,陈兴业意识到国家需要构建独立的工业体系和培养专业人才,这是国家发展的根基,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因此,在成立第十四科室之初,他就赋予了科室这样的使命。

其他几位资深研究员都是行业内的顶尖人物,对陈所长的话心领神会,所以在陈所长提出要求后,他们看向何裕柱的眼神都带着几分复杂。

毕竟,**技术和重工业在国内属于严重短板,各方面都很薄弱。

因此,第十四科室未来的研究方向绝非易事,何裕柱作为科室负责人,肩上的责任可想而知。

刚才的讨论中,何裕柱也有参与,自然明白陈所长的意图。

不过,他与他人不同,是穿越而来,拥有超出时代的视野,当然能理解陈所长话中的深意。

看来,这个时代有不少有识之士已经意识到工业领域的不足,并为此付出了努力。

然而,建设完整的工业体系是一项庞大的工程。

即便有许多像陈兴业这样的专家认识到问题所在,在更大的历史潮流面前,他们的力量依然有限。

何裕柱沉思片刻后,向陈兴业点了点头:

"陈所长,我明白了。

组织有任务尽管吩咐,只要我在十四科室一天,必定全力以赴完成。

"

陈兴业听后略感触动,想起之前北方有人对何裕柱的评价,心中隐隐期待,想知道这位年轻人能为十四科室带来什么成果。

最终,在研究所高层一致决定下,304研究所的第十四科室正式成立。

次日清晨,何裕柱骑车抵达研究所。

保卫科的同事见到他,面带笑意道贺:“何科长,祝贺你!”尽管他们仍有些难以置信,但看到何裕柱年轻的身影,已确信无疑。

当天早些时候,研究所公告栏公布了十四科室成立及何裕柱任科长的消息。

何裕柱听到这个称呼先是一愣,随即平静接受,却毫无架子,还笑着与保卫科的同事们交谈。

保卫科的同事们发现新任科长依旧平易近人,胆子也更大了些:“何科长,你们十四科今天肯定要在研究所扬名了。

"

"可不是嘛,大家现在都跑去围观公告了。“一名同事指向人群方向。

布告栏前聚集了许多研究所的员工,他们看完内容后开始交头接耳。”何裕柱当上了科长?

"

"十四科以前这里都没有,专门为他设立的?

"

"这待遇也太好了。

"

"是啊,他今年才二十出头吧?

"

众人议论纷纷,除了惊讶,也不乏羡慕之情。

研究所的大会议室里。

这是一个能容纳数百人的宽敞空间,前排摆放着一个巨大的讲台,长木桌上整齐地放置着十一套座椅,每套座椅前都配备了一支黑色麦克风。

何裕柱一走进来,就被眼前的场景震撼到了,仿佛电视剧里的画面突然变成了现实。

"柱子,快来,到这边。”

张兰教授一眼就发现了他,将他拉到了讲台后方。

"张兰教授,这是……”

何裕柱虽已猜到几分,但仍忍不住问道。

"厂长外出学习期间,今天我们召集大家开会,一方面总结工作,另一方面也想向大家介绍一些北方的技术经验。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