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小混混(1 / 2)
许大茂察觉到了周围异样的氛围,他的视线紧紧锁住傻子推着的板车,特别是那堆如同小山般的肉,让他意识到自己特意将几块五花肉挂在自行车显眼位置的行为显得格外滑稽。
很快,他感到一阵怒火涌上心头。
这**傻子!肯定是故意的!昨天从供销社回来时,他就已经表现得如此了。
今天得知我要去买年货,他又特意推出一车东西,这不是明摆着针对我吗?
难道大院的风头都要被你抢尽了吗?
许大茂认定自己的判断无误,立刻面色阴沉地转身回了院子。
邻居们似乎察觉到许大茂的情绪波动,虽简短交谈几句,但并未多说什么。
这让许大茂更加愤怒,他把怒气全撒在何裕柱身上,冷哼一声后率先返回。
何裕柱留意到这一幕,尽管对方还未发难,但他凭借对许大茂性格的了解,大致猜到了原因。
然而,他只是笑着摇了摇头,毫不在意。
回到大院,街坊邻居们除了讨论新年外,还多了不少关于何家的话题。
毕竟,何家几人的条件和工作在大院内首屈一指,难免成为众人议论的对象。
与此同时,中院的贾家气氛却不合时宜地沉重。
作为家中唯一的成年男性,贾东旭正卧病在床,需要秦淮茹帮忙喂药。
"东旭,起来喝药了。”
秦淮茹伺候完贾东旭服药后,又急忙去洗衣服。
躺在炕上的婆婆贾张氏看着忙碌的儿媳,不满地嘟囔道:“行了,这么卖力做什么?快过年了,做这些又有什么意义?能换来年货吗?”
贾东旭因身体问题在家休养已久,上个月只领到了一半工资。
虽然刚升了职,但实际收入还不如之前做二级工时多,这让贾家的春节过得十分拮据。
这时,棒梗和小当从外头玩耍回来,一进屋就缠着奶奶贾张氏:“奶奶,我们也想放小鞭炮,刚刚雨水姐姐在外头放的,特别好玩。”
贾张氏皱眉说道:“想玩小鞭炮,找你们妈妈去,奶奶没有钱给你们买。”
两个孩子不懂奶奶的意思,继续向秦淮茹撒娇。
秦淮茹听到婆婆的话,心里有些不好受。
是啊,给孩子买小鞭炮的钱是没有,但那是因为大部分钱都买了止疼药。
不过,贾东旭还活着,秦淮茹也没和婆婆闹到不可收拾的地步,这种直接冲突的话她是不会说出口的。
……
转眼到了56年2月末,春节结束,人们纷纷回到工作岗位。
何裕柱为了上班,提前做好准备。
这天早晨,他吃完早饭便骑车去了研究所。
停车后,他径直走向实验大楼。
办公室里,研究所的高层领导们已经聚在一起。
看到何裕柱来后,不少领导主动上前打招呼。
毕竟,何裕柱负责的十四科室是研究所的重要部门,自然有不少人希望和他建立联系。
除了这个原因,还有其他更重要的考量。
待大家都到齐后,陈兴业主持会议,总结过去的工作,布置新一年的任务,包括第一季度的研究目标等。
一个多小时后,会议结束,领导们各自回去开展工作。
只有何裕柱被陈所长留了下来。
何裕柱对此早有准备。
"柱子,年前提出的计划,我们所里和上级部门已达成一致,上面已经同意了。
今年十四科室的任务就是自主研发国产的**。
如果有需要,上级部门会派人来提供技术支持或资源帮助。”
听到这话,何裕柱心里略感轻松。
有这样的安排,十四科室今年总算有了明确的方向。
至于提到的技术支持和资源协助,不过是额外的助力罢了。
毕竟**的研发,特别是全面国产化的研究,上级部门乃至全国范围内能够提供的技术援助其实有限,更多还是得依靠十四科室自己去突破。
从实验楼出来后,何裕柱径直返回十四科室。
经过春节的休整,大家的气色看起来不错,显然是假期里好好补了一顿。
何裕柱笑着跟同事们打了个招呼,随后正式宣布十四科室的新项目立项。
接下来的工作重点将是自主研发国产**。
从零部件到整体结构,所有环节都要采用国产技术。
接下这个任务后,每个人都充满信心,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虽然大家都清楚任务的难度,但若能完成,无疑会在业内引起轰动。
再加上何科长之前成功研发无缝钢管的经验,团队此刻信心倍增,无论多难,十四科室都决心全力以赴完成这项挑战。
时光飞逝,半年转眼过去。
何裕柱在研究所里带领十四科室的研究员们全力攻关**技术。
由于要完全摆脱国外技术,所有细节都需要国内独立完成,连一颗螺丝钉的设计和制作都不例外。
经过上级协调后,304研究所与红星轧钢厂达成合作,十四科室的研究可调动红星轧钢厂两个车间的力量,这对何裕柱他们科室的研究进度帮助极大。
半年来,在何裕柱的带领下,十四科室逐步完成了**框架搭建及材料模具的制造,并通过实验与检测,证实框架材料和数据完全可行。
国际上一些热门型号的**正是基于这种框架设计。
有了框架的基础,团队士气大增,成员们比最初更有动力投入研究。
何裕柱除了奔波于实验室和轧钢厂之间,回家后也不停歇,不断修改和完善之前的设计图纸。
尽管国内技术相对落后,但何裕柱认为自己肩负重任。
众人初步搭建**框架已属不易,然而他追求更高目标。
提升国家话语权,仅靠模仿别人远远不够,必须有所创新。
因此,在完成每日基础研究后,他思考如何改进现有技术。
生活并非全然忙碌,他也会抽空陪伴家人。
那天刚好是何裕柱休息,回到家后才知道雨水今天是开学第一天。
想起许久没去接她,他就跟媳妇打个招呼,骑上自行车直奔雨水的初中。
等何裕柱到校门口时,一群学生正往外走。
他们统一穿着校服,这种待遇并非人人都有。
因为何家条件不错,雨水考进的初中也好,所以他们才能穿上校服。
即使在四九城这样的地方,也不是每个学校都配发校服,有的是因为学校没有条件,更多的是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学费都交得吃力,哪还有钱买校服,只能用旧布料凑合。
雨水虽然只有十来岁,但个子长得很高挑。
刚出校门就被哥哥注意到。
何裕柱立刻朝她挥了挥手。
"哥!”
雨水看到哥哥来接自己,高兴得不得了,除了惊喜还有些骄傲。
旁边有几个女同学放学,她指向哥哥的方向,和她们说了几句话。
很快那些女生看见何裕柱骑的自行车,眼神中流露出羡慕。
就算在初中,有自行车的学生也不多,这次雨水算是挣足了面子。
和女同学们告别后,雨水欢快地跑到何裕柱身边。
"哥,你今天休息呀,怎么突然想到来接我啦。”
雨水一边说着,一边跳上自行车后座,搂住哥哥的腰。
何裕柱笑着说:“对啊,听你嫂子说你开学,就来接你回家吃饭,今天哥给你露一手。”
听到这话,雨水开心极了:“太棒了哥,终于能吃到你做的饭了,我都快想死了。”
兄妹俩有说有笑地往前走,路过一个小巷口时,何裕柱突然皱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