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青云观(2 / 2)
柳文清吓得倒退一步,不小心踢到廊下一个花盆。“哐当”一声,在寂静中格外刺耳。
“谁?”玄明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柳文清转身,见玄明提着水桶站在不远处,面露惊疑。
“施主不是已经下山了吗?”玄明问道,眼神中带着警惕。
柳文清支吾道:“我...我忘了件东西,回来取...”
这时玄清也从后山返回,见二人对峙,面色一沉:“师弟,何事?”
玄明道:“柳施主去而复返,说是忘了东西。”
玄清冷笑:“恐怕不是忘了东西,而是多了好奇心吧?”他步步逼近,“施主昨夜是不是看到了什么?”
柳文清心知隐瞒不住,正色道:“二位道长,出家之人以慈悲为怀,你们囚禁女子,修炼邪术,就不怕遭天谴吗?”
玄清闻言大笑:“天谴?我修炼的正是长生不老之术,一旦丹成,便可飞升成仙,何来天谴!”
玄明在一旁面色苍白:“师兄,不要再造杀孽了!观主回来若知道...”
“观主?”玄清冷哼,“那老糊涂云游数年未归,怕是早已尸骨无存了。如今观中我做主!”他转向柳文清,眼中闪过凶光,“既然你自寻死路,就别怪我不客气了!”
玄清忽然从袖中掏出一把粉末撒向柳文清。柳文清躲闪不及,吸入少许,顿觉头晕目眩,踉跄几步跌倒在地。
朦胧中,他看见玄明朝玄清喊道:“师兄,不要伤害无辜!”
玄清怒道:“你懂什么!这书生已知道秘密,若放他走,你我都要完蛋!”
二人争执间,柳文清渐渐失去意识。
不知过了多久,柳文清悠悠转醒,发现自己被关在一间柴房中,双手双脚被缚。门外传来玄明的声音:“施主醒了吗?”
柳文清怒道:“你们这些妖道,快放我出去!”
玄明低声道:“施主误会了,我与师兄并非同路。你且稍安勿躁,今夜我想法放你走。”
柳文清将信将疑:“那你为何助纣为虐?”
玄明叹息:“此事说来话长。我本良家子,父母早亡,被观主收为徒弟。三年前观主云游后,师兄不知从何处得来邪书,开始修炼丹术,需要吸取女子灵气...我多次劝阻,反被他威胁。那洞中女子是我昨日下山采买时遇到的村女,师兄将她掳来,我正愁如何相救...”
柳文清问:“那你为何不报官?”
玄明苦笑:“师兄法术高强,寻常衙役根本不是对手。况且无凭无据,官府未必相信。”他顿了顿,“今夜子时,师兄要开炉炼丹,届时我会来放你,请你带那姑娘一起逃走,去官府报信。”
柳文清沉吟片刻,觉得玄明语气诚恳,便道:“若真如此,我定尽力相助。”
夜深人静,子时将近。柴房门锁轻轻响动,玄明闪身进来,迅速为柳文清解开绳索。
“师兄已在丹房起炉,我们现在去救那姑娘。”玄明低声道。
二人悄悄来到后山洞穴。玄明用钥匙打开铁笼,轻声唤醒女子。女子见是玄明,惊慌稍减。
“小翠姑娘,这位是柳公子,我们来救你出去。”玄明安慰道。
小翠泣不成声,连连道谢。三人正欲离开,忽然洞口传来冷笑:“好个吃里扒外的东西!”
玄清手持桃木剑,堵在洞口,面色狰狞。
玄明挡在二人身前:“师兄,收手吧!不要再造孽了!”
玄清怒极反笑:“就凭你也想阻我?”说罢口中念念有词,桃木剑一指,竟射出一道火光直扑玄明。
玄明急忙闪避,道袍袖口已被点燃。柳文清见状,抓起地上一把泥土撒向玄清。玄清一时不防,被迷了眼睛,咒语中断。
“快走!”玄明拉起小翠,与柳文清冲出山洞。
三人向观外奔去,玄清在后面紧追不舍。快到观门时,玄清已然追至,手中桃木剑再次举起。
就在这时,观门忽然无风自开,一位白发老道飘然而入,手持拂尘,仙风道骨。
“孽徒!还敢行凶!”老道喝道。
玄清大惊:“师...师父?”
老道拂尘一甩,玄清手中的桃木剑顿时脱手飞出。“我云游三年,回观竟见你如此胡作非为!”
玄清跪地求饶:“师父恕罪!弟子一时糊涂...”
老道叹道:“你心术不正,强求长生,已堕入魔道。今日我废你修为,逐出师门,你好自为之!”说罢拂尘再挥,玄清惨叫一声,瘫软在地。
老道转向玄明,面色稍缓:“你虽未作恶,却纵容师兄,知情不报,亦有罪过。罚你面壁三年,潜心修德。”
玄明跪拜领罚。
老道又对柳文清和小翠道:“二位受惊了。贫道青阳,是本观观主。孽徒所作所为,贫道定会补偿。”
柳文清和小翠连忙还礼。
青阳观主安排小翠暂住观中,次日派人送她回家。柳文清也因此耽误了考期,观主得知后深表歉意,赠他银两作盘缠。
临别时,观主对柳文清说:“世间之人,皆求长生富贵,却不知修身养性才是正道。贫道管教不严,致使孽徒为祸,惭愧惭愧。”
柳文清拱手道:“观主不必自责。经此一事,晚生也明白了,功名富贵皆是虚妄,唯有心存善念,才是立身之本。”
后来听说,玄清被废去修为后,沦为乞丐,某日醉酒跌落山崖而死。玄明面壁三年后,继承观主衣钵,将青云观重整为清修之地。小翠回家后,与母亲迁往他处,平安度日。
柳文清虽误了考期,却因这番经历看淡功名,回家后开办塾学,教书育人,成为当地有名的贤士。每逢清明,他还会重返青云观上香,与玄明观主论道谈玄,成为方外至交。
青云观经历风波后,香火反而愈发旺盛,成为十里八乡有名的清修圣地。观中那幅“青云仙境”画作依旧悬挂殿中,提醒着往来香客:修仙之路不在丹炉符咒,而在修心养性,积善行德。
而关于那个雨夜书生与道观的故事,也在当地流传开来,成为一则警世寓言。每每有人途经青云观,都会记得:山中或许无鬼怪,人心却可能比鬼怪更可怕;而唯有秉持正气,方能真正得道成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