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回村过年(1 / 2)
第95章回村过年
腊月初八,一群人就动身往村里走。
吴立冬和大牛二牛守着医馆,徐阿弟和红婶就住到沈小满家里。
以前没屋子的时候挤着就挤着了,现在都有屋子住了,那当然是分开住最好。
大家也都方便些。
马强今年说什么都要跟着何小初回村去过年了。
方盛也知道他离不开夫郎,就把活都自己揽着了。
徐阿弟看他忙的顾不上孩子就干脆把几个孩子接到了自己跟前。
方盛不用操心孩子,真的省力不少,每天回家给爹娘喂了饭就跑出去忙。
一早,顾万全一群人就已经在路上了,家里牛车多,人手一辆,走起来倒也快。
牛车上都搁了不少东西,几个汉子今年没少挣,买起东西都舍得的很。
不过就是累坏了几头老牛。
王州就嚷嚷,“你们真是看啥都要买,这怎么还带着口大铁锅回去?怎么?我们镇上是没有卖锅的?”
毛大嘿嘿傻笑两声,“我就觉得县里的好些,反正也能带的下。”
王州啧了一声,又指了指一袋子小米,“那这小米是怎么回事?我记得我们村里自己就能种吧?”
郑宁摸了摸鼻子,“你不懂,我爹说了,万和县的小米都是外城来的,比我们村的好。”
王州真是无语到不行。
沈小满憋着笑,然后小声问顾万全:“大全哥,郑宁说的外城是不是永宁县?”
顾万全点头,“永宁县的一个小村子里种的。”顾万全看了看郑宁又压低了些声音,“那村子没比宁家村大多少。”
沈小满没憋住,笑了起来。
沈小满一笑郑宁就有点窘迫,他小声争辩,“我爹说好,那就肯定是好的。”
秦松看了看自己牛车上堆的小山一样的年货,生怕王州下一个要说他,“是是是,那小米本来就比我们村里种的好,人郑宁带些回去怎么了,又没碍着你。”
郑宁见有人帮自己,立马就接话说,“就是就是。”
容婶瞧他们几个斗嘴还觉得挺乐呵。
她笑了半天感慨的说,“哎呀,人老了,就愿意回村,我这进了腊月就开始高兴了。”
顾万全听了这话就想到那天沈小满说的话。
“娘,等过了年我就给你在万和县边上的小村子弄块地,盖两间屋子,咱们一家子把户籍迁过去,以后还能分地来种。”
容婶一听立马就问,“能成?”
马强接话说:“能成的,县老爷其实是鼓励我们这些住的远的人往县城边上迁的,那里地好种,有收成,比躲在乡疙瘩里强。”
容婶挺高兴,“那可就最好了,我本来就愿意住在村里。”
于小晴是了解她的,“娘愿意到县里去一是因为全子和小满的婚事,二就是为了念小子。”
容婶拍了拍于小晴的手,这娘俩对彼此都是了解的。“念小子要上学堂了,我总要为他想。”
顾念依偎在容婶怀里,“谢谢奶奶,奶奶最好。”
容婶疼爱的捏了捏他的脸,“明年开春就去上学堂,不求你能考取功名,但读书能明理,希望你别跟你三叔似的,打小就要混街面。”
顾万全见这话头说到了自己身上,就忙扭头抽了老牛一鞭子,“赶快走,快进村了。”
沈小满搂着袄子笑,顾万全伸手去捏他的手,“不许笑,那时候年纪小,日子又好过,当然就不知道天高地厚,混账了。”
沈小满摇头,“我不觉得混账,我觉得那时的你一定相当的恣意,潇洒,要是遇到那时的你,我也一定会喜欢的。”
顾万全让他说的心窝子都热乎了,夫夫俩偷偷牵着手,一路说笑的回了村。
今年雪没下大,路也好走,他们进村的时候天还没黑。
邓文升刚巧在村口,看他们回来了就高兴的跑过去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