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8章 权力运作,韩月被释放(1 / 2)
应天府的东宫,青瓦覆顶,飞檐翘角隐在晨光里。
吕氏坐在窗边,手里捏着刚收到的字条,指节因用力而泛白。
那字条上只寥寥数字,却说清了韩月在高丽海面被蓝玉所擒的事。
她猛地将字条揉成团,扔在炭盆里,火苗“噼啪”窜起,将纸团吞得干干净净。
旁边侍立的嬷嬷见她脸色难看,忙低声道:“娘娘,这事……”
“慌什么!”吕氏打断她,声音压得极低,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急,“韩月不能出事,这是允炆将来就藩高丽的关键一步,走差了,满盘皆输!”
她起身踱了两步,凤袍的下摆扫过地面,带起轻微的声响。
窗外的石榴树刚抽出新叶,嫩得发亮,可吕氏眼里半点赏玩的心思也无。
“去,把信传给江南那几位大人,”她回头,眼神锐利如刀,“让他们想办法。蓝玉虽然刚硬,但官场的路数他未必都懂。先想法子把韩月从他手里转出来,换个地方看管。”
嬷嬷点头应着,正要退下,又被吕氏叫住。
“还有,”吕氏语气更沉,“立刻给韩月造个新身份,要干净,要合情理,让人挑不出错处。
就说是江南哪家被牵连的良家女子,误打误撞卷进了白莲教的事里。
身份文书、邻里证词,都得备齐了,半点马虎不得!”
她走到案前,拿起一支笔,却没蘸墨,只是捏着笔杆道:“告诉他们,这事办不好,不单是韩月保不住,咱们在江南的根基,还有允炆的将来,都要受连累。让他们掂量着办!”
嬷嬷连声应是,快步退了出去。东宫的殿内又静了下来,只剩下吕氏的脚步声,在空旷的屋子里来回响着。
她望着窗外的天空,云层薄薄的,像蒙着一层纱。
这应天府的天,看着平静,底下的暗流却从来没停过。
韩月这颗棋,绝不能折在这里。
江南那几位官员得了东宫的信,不敢耽搁。
为首的是苏州知府张大人,原是吕氏同乡,这些年靠着东宫的势,在江南地界站稳了脚跟。
他连夜叫了同派系的常州通判、松江盐运使等几人到府中议事。
“诸位,东宫的意思,想必都清楚了,”张大人坐在上首,手指敲着桌面,“那韩月姑娘,是皇孙将来的要紧人,如今落在蓝玉手里,咱们得把人捞出来,还得做得干净。”
常州通判是个瘦高个,摸了摸山羊胡道:“蓝玉是开国大将,性子刚愎,眼里揉不得沙子,硬来怕是不成。”
松江盐运使接口道:“硬的不行,便来软的。蓝玉虽在军中说一不二,但军需粮草,多少要过江南的手。咱们寻个由头,给他送些好处,再托人说项,未必不能通融。”
张大人点头:“盐运使这话在理。只是送好处得找对门路。蓝玉帐下有个参军,姓刘,是我故人之子,听说在蓝玉面前还算得用。我这就修书一封,让他在蓝玉跟前递句话,就说那批被擒的人里,有个江南富商的女儿,是被白莲教掳去的,家里愿出重金赎人,只求将军开恩。”
“身份的事呢?”常州通判追问,“总得有凭有据,不然蓝玉怎会信?”
“早已安排了,”张大人道,“我已让人在苏州府造了文书,韩月便是苏州富户韩家的三小姐,去年随父去高丽经商,遇上海盗,就此失踪。韩家在本地有声望,邻里证词、商铺账册都备齐了,任谁来查,也查不出破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