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书盟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大明辽国公 > 第742章 肥肉香味飘来,是人是鬼都来了

第742章 肥肉香味飘来,是人是鬼都来了(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有消息传到关内,说辽东的钢铁产量一年比一年多,堆得像小山似的。

边关的城墙,也改了法子,用水泥掺着钢筋筑起来,那钢筋是铁条拧成的,硬得能抗住攻城的撞木。

站在城头上看,新修的堡垒黑沉沉的,透着股子结实劲儿,任谁见了都心里发怵。

这些新鲜物件,关内听着像神话,在辽东却成了寻常事。

百姓们住着水泥房子,走在水泥路上,看着工坊里的蒸汽机转得欢,日子过得比从前红火十倍。

便是那些曾嫌弃辽东苦寒的人,如今也改了口风,都说辽国公是有大本事的,能把死地变成活地。

只是这等兴旺,也引来了更多窥探的目光。

江南的官员们听着这些消息,更是坐不住,暗地里都在盘算:这辽东的宝贝可真不少,若能沾上边,好处定然少不了。

只是他们也知道,常孤雏在辽东根基扎得深,这些新物件背后,怕是藏着不少硬功夫,想伸手,还得掂量掂量。

辽东的工坊,自蒸汽机铺开后,那产能真是像脱了缰的野马,一发不可收拾。

织布坊里,几十台机子借着蒸汽的力道,“嗡嗡”转得不停歇,往日一个织工一天织一匹布就不错了,如今靠着机子,十匹八匹不在话下。

织出的棉布又匀又密,花色也新,打包装船,顺着水路陆路往关内运,济南、开封、应天,到处都能见到辽东棉布的影子。

打铁坊更是厉害,蒸汽带动的锤子,落下来又快又准,打出来的农具、铁锅,又结实又便宜。

寻常农户买上一口,能用个十年八年,比起从前的粗笨铁器,不知强了多少。

这些物件从辽东运出去,一车车往南拉,沿途的驿站、货栈,都堆得满满当当。

还有那水泥,装在特制的袋子里,运到关内各地,修桥铺路都用它,订单像雪片似的飞来,工坊里日夜不停地烧窑、搅拌,还是供不上需求。

这些货物,价钱都定得不高,百姓买得起,商户也愿意贩。

可架不住量大,一匹布赚一文钱,一万匹就是十两银子;一口锅赚半文,十万口就是五十两。

积少成多,那利润就海了去了。

辽东的商户们,一个个腰包鼓起来,库房里的银子堆得冒尖,连带着钱庄的生意都红火了不少。

更要紧的是国库。

每年辽东缴上来的税银,比江南几省加起来还多。

农税、商税、盐税、矿税,一笔笔往上送,户部的官员见了,脸上都笑开了花。

陛下每次看各地税册,辽东那一页总是红笔圈着,格外显眼。有大臣在朝堂上说过:“如今国库能这般充盈,辽东功不可没。”

只是这等光景,也让不少人眼热。

江南的商户看着辽东货物占了市场,心里头不是滋味;有些官员见辽东富得流油,便琢磨着能不能在税赋上做点文章,或是让自家亲眷去辽东开个分号。

可常孤雏早有章程,税银一分不少缴给国库,商户往来则定死了规矩,谁也别想暗箱操作。

辽东的货物就这么源源不断地往关内流,银子则哗哗地往辽东聚,再化作税银流入国库。

这一来一往,辽东成了大明的钱袋子,谁都知道这块地金贵,可也谁都清楚,这份富庶是靠实打实的工坊、货物拼出来的,半点虚的没有。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