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7章 看似风平浪静(2 / 2)
属官还想再说,他却摆摆手:“随他们去吧,都是母亲那边安排的人,总不至于害我。”
其实他心里清楚,这些人是韩月的手笔,吕氏让他们跟着,无非是想借白莲教的势力帮他在高丽站稳脚跟。
至于他们要发展教徒,只要不闹得太过火,不碍着他治理高丽,他便懒得去管。
那些白莲教徒见朱允炆不多过问,行事便更放开了些。
白日里在王府当差,夜里就聚在隐蔽的院落里,点起香烛,宣讲教义,拉拢些穷苦百姓入教。
一时间,平壤城里悄悄多了些戴着白莲标记的信徒,只是做得隐蔽,倒也没引起太大动静。
蓝玉偶尔听闻些风声,派人去查了查,回报说是藩王府的人在“行善事”,便也暂时按下了。
他只盯着边境和工坊,想着只要不闹出乱子,朱允炆身边的事,由着他自己处置便是。
这高丽的地面上,一边是藩王府的政令渐次推行,一边是白莲教的香火悄悄蔓延,朱允炆坐在那翻新的王宫里,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盼着日子能安稳些——至于背后的暗流,他似乎并不想太早去触碰。
这日午后,蓝玉正在府中翻看军报,忽有亲随进来禀报,说是有个从辽东那边来的军汉,带了些要紧消息。蓝玉放下手中狼毫,沉声道:“叫他进来。”
那军汉约莫三十来岁,一身征尘未洗,进了厅堂便跪地磕头:“末将参见凉侯!”蓝玉摆摆手:“有话便说,不必多礼。”
军汉定了定神,说道:“侯爷,小的在边境巡查时,听几个高丽那边过来的行商讲,如今高丽王朱允炆手下,有些头目不太安分。”
蓝玉眉头一挑:“哦?怎个不安分法?”
军汉道:“听说那些人里头,有几个原是前元旧部,近来常在私下里聚头,喝酒时言语间多有不满,说什么‘寄人篱下,不如自起炉灶’,还说要寻个机会,再图大事。”
蓝玉手指在案几上轻轻叩着,又问:“可有什么实在举动?”
军汉回道:“暂时倒没见什么大动作,只是听那行商说,有回夜里,瞧见那几个头目在城外一处破庙里相会,鬼鬼祟祟的,像是在商量什么。还有人说,他们暗地里联络了些高丽本地的武人,似是想攒些人手。”
蓝玉沉默片刻,眼中闪过一丝厉色:“朱允炆这小子,本就不是个安分的,如今手下人又这般折腾,怕是没安什么好心思。”
他站起身,踱了几步,又对军汉道:“你说的这些,可有旁人能作证?”
军汉忙道:“那行商是小的同乡,向来老实本分,断不会说假话。而且小的也托人在高丽那边打听了些,确有几个头目近来行事张扬,不把朱允炆的号令放在眼里。”
蓝玉点了点头,沉声道:“知道了。你先下去歇息,这事不可对外声张。”
军汉应了声,又磕了个头,便退了出去。
待军汉走后,蓝玉唤来心腹:“去,再派几个精干的人,悄悄往高丽那边去,仔细查探那些头目的动静,一有消息,立马回报。”
心腹领命而去,蓝玉望着窗外,眉头紧锁,心中暗道:这高丽之地,怕是又要起风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