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烽火燃(2 / 2)
他望着城内外的惨状,脸上没有任何表情。
唯有眼神深处,闪过一丝复仇的快意,还有更加炽烈的野心。
白岩城,只是开始。他的目光,已经投向了西方更远处。
那些在慕容燕国统治下,曾经属于高句丽的、更富饶、更重要的城池。
辽东的烽火,已经被他点燃,而这把火,必将以燎原之势,席卷整个辽东大地!
第三幕:狼烟起
白岩城陷落的消息,如同被插上了翅膀。
伴随着呼啸的北风,以及漫天飞舞的雪花,以惊人的速度,向整个辽东地区扩散。
起初,只是零星的溃兵和逃难的百姓,带来的含糊其辞的恐慌。
人们不敢相信,固若金汤的白岩城,会在一夜之间,被高句丽人攻破。
但随着越来越多,确凿的消息传来,看到白岩城方向,升起的滚滚黑烟。
听到那震天的喊杀声,以及遇到更多衣衫褴褛、面带惊恐的逃难者。
恐慌如同无形的瘟疫,迅速在慕容燕国的辽东各城寨中蔓延开来。
“高句丽人打过来了!白岩城没了!慕容德将军被杀!”
“漫山遍野都是高句丽的玄武旗!他们见人就杀!快跑啊!”
流言在添油加醋中,变得越来越恐怖。
高句丽军队的数量,被扩大了数倍,他们的残忍,被描绘得如同地狱恶魔。
更重要的是,所有人都意识到,一个可怕的事实。
慕容燕国的主力,在更北的方向,应对柔然铁骑!
辽东,空了!空虚,带来了极致的恐惧。
位于白岩城以西百里的,辽东重镇“辽阳城”,首先感受到了,这股恐慌的冲击。
辽阳城守将慕容凤,是慕容恪的族弟,素以沉稳着称。
但当白岩城陷落的消息传来时,他正在校场上督促士兵操练。
传令兵连滚爬爬地冲进校场,声音颤抖着禀报了噩耗。
慕容凤手中的马鞭,“啪”地一声掉在地上。
他脸色瞬间变得煞白,身体晃了晃,几乎站立不稳。
他比任何人,都清楚白岩城的重要性,也更清楚辽阳城目前面临的处境。
城内可用之兵不足两千,而且多为老弱,城防器械也因为冬季而有所懈怠。
“确认了吗?”他声音干涩地问,带着最后一丝侥幸。
“确认了,将军!溃兵……溃兵都逃到城下了!”
“白岩城……火光冲天!”传令兵带着哭腔说道。
慕容凤闭上眼睛,深吸了一口,冰冷的空气。
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他知道,此刻绝不能乱。
“传令!四门紧闭!全城戒严!所有士卒,即刻上城防守!”
“征发城内青壮,协助守城,搬运滚木礌石!快!”
他一连串的命令下达,试图稳住局势。
然而,恐慌已经像病毒一样在军中、在民间扩散。
当辽阳城的城门,在刺耳的摩擦声中,缓缓关闭时。
城内百姓的哭喊声、士兵们紧张的议论声。
军官声嘶力竭的呵斥声……,交织成一曲混乱的交响乐。
城头上,士兵们握着兵器的手,在微微颤抖。
望着东方白岩城的方向,眼神中充满了恐惧和不安。
他们大多是,本地征发的士兵,家眷都在城内。
如今强敌压境,援军无望,士气低落到了极点。
慕容凤亲自登上城头巡视,试图鼓舞士气。
但他看到的,是一张张写满惊惶的脸。他甚至听到有士兵在低声议论。
“听说高句丽人这次来了十万大军!我们这点人,守得住吗?”
“大司马的援军,什么时候能到?”慕容凤心中一片冰凉。
他知道,军心已散,这城,恐怕难守了。
但他身为慕容宗室,守土有责,唯有死战而已。
类似的情景,在辽东大地上,接连上演。
位于更北方、靠近边境的“新城”、“玄菟郡”等地,同样陷入了巨大的恐慌之中。
这些地方的守军更少,城防更为薄弱。
一些胆小的地方官员,甚至已经开始收拾细软,准备弃城逃跑。
通往辽西和幽州方向的官道上,开始出现零星的、拖家带口的逃亡队伍。
他们顶着风雪,面容凄惶,不知前路在何方。
慕容燕国的辽东统治,在高句丽凶猛无比的打击下,显露出了其外强中干的本质。
失去了慕容恪这根定海神针,还有主力军队的支撑。
这片广袤的土地,仿佛变成了一栋,被抽掉了承重墙的华丽宫殿。
在高句丽战刀的敲击下,摇摇欲坠。
狼烟,从一座座烽火台上,接力般升起。
黑色的烟柱,在灰白色的天幕下,显得格外刺眼。
向着西南方向,传递着,最紧急的警讯。
那是向着慕容恪,向着燕国中枢发出的、绝望的求救信号。
然而,远水难救近火。
就在辽阳城一片混乱,慕容凤焦头烂额地,试图稳定防线之时。
高句丽大军的先锋,那些如同鬼魅般的“影舞者”。
已经如同附骨之蛆,出现在了辽阳城外的雪原之上。
他们并不急于攻城,而是如同狼群围猎般。
开始清除城外的哨卡,截杀信使,窥探城防虚实。
冰冷的死亡气息,已经将辽阳城,紧紧包裹。
於乙支的主力大军,在血洗白岩城、并进行了短暂的休整和补给后。
正如同压城的黑云,向着辽阳,向着辽东更深处,滚滚而来!
他的战略很明确:趁你病,要你命!
利用慕容燕国,辽东兵力空虚、人心惶惶的绝佳时机。
以雷霆万钧之势,横扫辽东,尽可能多地攻城掠地,将生米煮成熟饭!
辽东的天空,被烽火和血色染红,大地在铁蹄下颤抖。
慕容燕国经营多年的辽东秩序,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崩塌。
而高句丽人,则在这崩塌的废墟上,疯狂地掠夺着,他们梦寐以求的土地和财富。
用敌人的鲜血,洗刷着积年的屈辱。
恐慌在蔓延,毁灭在继续。辽东烽火,已成燎原之势!
第四幕:劫掠抢
辽阳城,这座辽东地区,仅次于襄平城的重镇,在坚守了不到五天后,宣告陷落。
守将慕容凤履行了他的职责,战至最后一刻,身中数箭,力竭而亡。
他的首级被高句丽士兵砍下,与慕容雷的首级一同,成为了於乙支战功的证明。
城破之时,才是真正噩梦的开始。
尽管於乙支在破城前,曾下令“降者不杀”。
但当他麾下杀红了眼的军队,涌入城内后,这道命令很快便形同虚设。
积压了数十年的民族仇恨,还有对财富的贪婪。
在残酷战争中扭曲的人性,在这一刻彻底爆发。
屠杀!针对城内残留的、未来得及逃跑的燕军士兵,以及慕容氏宗族成员的屠杀。
迅速演变成了针对所有胡人,甚至包括一些长相疑似胡人的汉人,无差别杀戮。
街道变成了屠宰场,哭喊声、求饶声、狂笑声、兵刃砍入骨肉的闷响声……
全部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曲比战场厮杀,更加令人毛骨悚然的死亡乐章。
抢劫!高句丽士兵,从将军到最低等的步卒,都化身成了最贪婪的强盗。
他们踹开民宅、商铺、官衙的大门,将能看到的,一切有价值的东西洗劫一空。
粮食、布匹、金银、铜钱、珠宝、甚至锅碗瓢盆……一切都被疯狂地抢夺。
反抗者当场格杀,稍有姿色的女子则被拖入暗处,遭受凌辱。
昔日还算繁华的辽阳城,瞬间变成了人间地狱。
纵火!抢劫之后,为了毁灭痕迹。
或者仅仅是为了发泄,那无处安放的破坏欲,许多房屋被点燃。
冬季天干物燥,火借风势,迅速蔓延开来。
浓烟滚滚,火光冲天,将半边天空,都映成了暗红色。
许多躲藏在屋内的百姓,来不及逃出,便被活活烧死。
焦糊的气味,混杂着血腥味,令人作呕。
於乙支骑着马,在亲兵的簇拥下,行走在如同废墟般的街道上。
他看着眼前这惨绝人寰的景象,没有任何阻止的意思,反而带着一种冷酷的欣赏。
在他看来,这是胜利者,应得的权利。
是对慕容燕国,数十年来压迫的报复,更是震慑其他,尚未投降城池的必要手段。
“将军,城内府库已清点完毕,缴获粮草十万石,军械无数。”
“另抓获慕容宗室,以及官员家眷百余口,如何处置?”
一名浑身浴血的部将前来禀报,脸上带着兴奋和嗜血的光芒。
於乙支淡漠地扫了一眼,不远处被驱赶到一起、瑟瑟发抖的俘虏,其中不乏妇孺。
“挑几个身份尊贵的,连同慕容凤、慕容雷的首级,一并送回国内,献给王上。”
“其余……”他顿了顿,嘴角勾起一丝残忍。
“充作奴隶,犒赏有功将士,若有反抗,格杀勿论。”
“是!”部将领命而去。
另一名负责清点战利品的,文官模样的属下上前,递上清单,低声道。
“将军,此战缴获极丰,足以支撑我军数月之用。”
“只是……我军杀戮过甚,恐失民心,不利于日后长久统治。”
“且消息传开,其他城池守军,恐会拼死抵抗……”
於乙支冷哼一声,打断了他的话:“民心?”
“在这辽东,唯有刀剑和恐惧,才是最好的统治!”
“慕容氏以刀剑夺我土地,我便以刀剑夺回!至于拼死抵抗?”
他望着西方,目光森然,“在绝对的力量面前,任何抵抗都是徒劳!”
“传令下去,全军在辽阳,休整三日!”
“三日后,兵发襄平!我要在年前,拿下整个辽东!”
他的野心,随着一连串的胜利,而急剧膨胀。
白岩城、辽阳城……这些昔日需要仰视的坚城。
在慕容燕国内忧外患之际,竟如此不堪一击!
这让他产生了一种错觉,仿佛慕容燕国这头庞然大物,已经外强中干。
他於乙支,将成为高句丽历史上,开疆拓土最广的英雄!
他沉浸在,这巨大的胜利和掠夺的快感中,选择性忽略了,那些潜在的危机。
军队因劫掠,而逐渐涣散的纪律,对当地百姓的残酷迫害,可能激起的反抗。
以及……那个远在北方,但迟早会腾出手来的,真正可怕的对手,慕容恪。
在辽阳城冲天的火光,以及弥漫的血腥气中,高句丽的玄武战旗高高飘扬。
但这面旗帜之下,是无数家园被毁、亲人离散的冤魂。
是堆积如山的尸骨,是彻底被暴力践踏的文明秩序。
辽东的烽火,烧掉了,慕容燕国的统治。
也烧掉了这片土地上,残存的、最后一点温情的面纱。
剩下的,只有最原始、最残酷的丛林法则。
高句丽用最暴烈的方式,宣告了他们的归来,但也为此埋下了仇恨与动荡的种子。
野望在血与火中滋长,而隐忧,也已如同这辽东的严寒,悄然渗透进每一个角落。
这场赌上国运的豪赌,最终会迎来怎样的结局,此刻,无人能够预料。
远在丸都山城的高琏,接到於乙支送来堆积如山的战利品时,会是何等的狂喜?
而正在北上途中,或已与柔然接战的慕容恪。
他在得知后院起火、辽东糜烂的消息时,又将爆发出何等样的雷霆之怒?
风暴,才刚刚开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