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发展科学(2 / 2)
现在起码还有了点儿其他颜色,虽然真的就只是有一点儿而已,并不算多。
汪小芝啧啧两声,“可见这当大官儿也不尽然就全部都是好事儿。”
谢莞娘笑,“文臣自然是当的官儿越大越好,武将们,确切来说是像阿远这种负责戍守一方的武将们,从头到尾就没有一天是不辛苦的。”
也是因此,她其实一直盼着江远能够离开边关,或者哪怕是往东南沿海挪一挪呢。
心疼江远所承受的艰苦与危险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她也希望自家的两个娃,能有个更好的成长环境。
当然,这些就都是后话了。
此时的谢莞娘还不知道,她所希望的那个机会,很快就会因为这大魏最有权势的那对父子而突然到来。
去年冬天,名义上一直宅家猫冬的谢莞娘,其实还做了一件她自己并没有放在心上,但皇帝却又因此对她愈发青眼有加的事——她把自己知道的,这个年代应该能造出来的早期火器,全都画了一张甚至数张图纸出来。
托她的福,原本思路被局限住的匠人们,很快就从一门心思制作土炸弹(球形火器)和散装火药的思维误区挣脱出来。
他们先是按照谢莞娘给的图纸,开始尝试制作竹火枪、火铳、手炮、火绳枪等物,然后又发散思维,弄出了带火药的箭矢、加毒药的炸弹
虽然这思路多少有点儿跑偏,但姑且也能算是对火器的改良和创新了,谢莞娘在听说之后,就也没有多说什么,而是随便那些匠人自己发挥、尝试去了。
左右那些实用价值不大的东西,很快就会在火器的发展进程中被陆续淘汰,她完全没必要非得插手进去,仗着自己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就随便干预。
不过她倒是又提供了一个新鲜思路给他们,那就是尝试制造飞行器。不求能够像现代那样,弄出那么厉害的、五花八门的飞行器,只求他们能够制造出可以短暂飞行的原始版飞行器,辅助实现炸弹或奇兵的定点空投。
当然,如果他们能够在长久的研究之后,弄出可以飞行较长时间的飞行器,那么说不定在科学基础被打牢之后,人们还真能通过数代人的不懈努力,在数百年甚至上千年后,造出飞机以及其他东西。
为了能够在这个年代的人们心中,埋下一颗发展科学的火种,谢莞娘甚至还打算亲自编纂教材,尝试着在她的女子学塾普及数学知识和最基础的自然科学知识。
如果效果好,后续她还会把教材上交皇帝,建议皇帝在大魏境内广泛推广。
把汪小芝和她的几个孩子安置在三进院,又调拨了几个可靠的丫鬟仆妇去帮她照顾孩子,谢莞娘这才带着儿女,跟江远一起去属于他们一家的二进院入住。
江远因为已经提前得了消息,所以早就已经让人把整个宅子都给仔仔细细打扫了一遍,日用之物也已经全都洗净、摆好,谢莞娘他们waq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