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秩序疆域·暗礁初现(1 / 2)
莉亚娜的苏醒与蜕变,如同给处于迷茫与调整期的星盟注入了一剂强心针,也提供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参照系。她不再是那个力量失控或需要保护的焦点,而是成为了一个可以沟通、可以协作,甚至能够提供关键指引的“导师”般的存在。尽管她所肩负的使命已超越凡俗,但她处理事务时表现出的冷静、睿智以及对星盟的深厚情感,让伊芙琳领导下的最高议会稍感安心。一种基于全新现实的新型合作模式开始逐步建立。
基于莉亚娜在对抗低语者虚无裂隙时展现出的“概念逆转”特性,以及对晶化文明知识更深层次的理解,艾妲教授领导的科研团队将绝大部分精力投入到了代号为“秩序疆域”的宏大项目之中。这个项目的野心远超以往任何防御系统,其目标并非抵御实体攻击或能量冲击,而是在星盟核心疆域的法则层面,构建一个主动的、能够识别、排斥乃至转化“混乱概念”的秩序力场。
实验室中,巨大的环形装置中心悬浮着一个不断变化的复杂模型,模拟着从微观粒子运动到宏观天体运行的各种法则交互。莉亚娜站在装置边缘,双目微闭,指尖流淌出细微的乳白色光丝,如同最灵巧的织工,将一个个代表“恒定”、“纯净”、“和谐”的晶化文明符号编织进模型的基础架构中。艾妲和她的团队成员则紧张地记录着每一次符号嵌入后模型的数据变化,寻找着最优的能量节点和符号组合序列。
“频率同步率提升至百分之八十五!法则模型稳定性显着增强!”一位研究员激动地报告。
“尝试引入模拟低语者‘熵增悖论’攻击。”艾妲下令。
模型内部瞬间生成一片代表混乱的、不断自我矛盾并试图瓦解周围有序结构的暗色区域。就在这片暗色即将扩散时,那些被莉亚娜编织进去的秩序符号同时亮起,散发出柔和而坚定的光芒。暗色区域如同遇到克星,其扩散势头被强行遏制,内部的逻辑悖论被秩序光芒迅速解析、抚平,最终整个暗色区域不仅没有造成破坏,反而被转化成了一小片结构更加稳定、能量更加纯净的秩序空间。
“成功了!概念级防御与转化验证通过!”实验室里爆发出热烈的欢呼。这标志着“秩序疆域”从理论迈向了实践的关键一步。
然而,莉亚娜却微微蹙起了眉头,她收回了能量光丝,轻声道:“还不够。这只是针对已知的、相对简单的混乱模式。低语者的侵蚀方式在不断变异,而且……我感觉到,宇宙中存在的‘混乱’,远不止低语者这一种表现形式。‘秩序疆域’需要具备更强的自适应性和包容性,不能仅仅是坚硬的盾牌,更应该是……有生命的膜。”
她的话给兴奋的科研人员泼了一盆冷水,但也指明了更深远的方向。艾妲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是的,绝对的秩序有时反而会变得脆弱。我们需要借鉴生命系统的智慧,让‘秩序疆域’能够识别不同的‘混乱’,有的需要排斥,有的需要转化,甚至……有的可能需要暂时的‘隔离’或‘共处’。这需要引入更复杂的算法和……或许是一些我们尚未理解的自然哲学。”
研究进入了更深入、也更艰难的阶段。莉亚娜的存在至关重要,她不仅是力量的源泉,更是一个活的“规则感应器”,能够直觉性地判断某种秩序构建方式是否“自然”和“和谐”。
就在“秩序疆域”项目取得初步突破的同时,星盟的日常运作也开始感受到新身份带来的微妙变化。
最显着的变化来自于与零星外部文明的接触。一支来自遥远星域、以贸易和情报搜集着称的“流浪者”商会舰队,原本计划像以往一样与星盟进行例行的资源交换。但当他们抵达星盟边境时,其舰长通过通讯频道发出的声音却带着前所未有的敬畏和谨慎。
“星盟的使者……我们感知到了……这片星域弥漫着一种令人心安却又不敢亵渎的力量。我们带来了和平的问候,以及……一份来自‘沉寂星廊’的异常情报,或许与近期宇宙的一些……微妙变化有关。”
这种态度的转变并非个例。一些过去对星盟爱答不理或抱有轻视的中立文明,也开始主动释放善意,或旁敲侧击地打探星盟是否知晓某些“宇宙层面的异动”。仿佛“源初代行者”的身份,无形中给星盟披上了一层神秘而高贵的光环,也带来了一种被视为“知情者”或“权威”的期待。
雷恩副司令领导的对外情报部门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变化。他开始系统地收集和分析这些来自各方的情报碎片,试图拼凑出星盟视野之外的宇宙图景。
综合各方信息,一个令人不安的趋势逐渐清晰:在远离星盟疆域的广袤宇宙中,各种难以解释的“异常现象”正在增多。除了之前报告中提到的物理常数微小偏移和神秘几何残骸外,还增加了诸如:古老星云无故加速消散、某些恒星的衰老速度异常加快、甚至有几个遥远的、刚刚踏入原子时代的原始文明毫无征兆地陷入了自我毁灭的疯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