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书盟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修真 >大明:从边军开始覆明灭清 > 第351章 诱敌深入

第351章 诱敌深入(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第353章诱敌深入

听了高迎祥的吩咐,刘哲和高迎恩二人不敢怠慢,立刻领命而去。

他们找了几个不同的营房,将赵士诚带来的三名亲兵分别关押,彻底隔离开来,防止他们串供。

两人亲自坐镇,还带了不少精通审讯的军中老人。

虽然不方便用刑,但能用上的手段可一点也不少,审讯人员轮番上阵,问题一个接一个。

从赵士诚被因何被责打、行刑现场的细节、一直到官军驻防的大致情况等,事无巨细,反复盘问。

有时候在询问时,审讯人员还经常会突然发问,而且问题跳跃性极大。

从「赵百户平日待你们如何」这类的家常闲谈,瞬间转到「冲突那日洪承畴带了多少亲兵」等关键问题。

他们试图通过这些法子,来打乱几人的思绪,捕捉其言语间的矛盾之处。

刘哲和高迎恩甚至还使诈,对几人谎称他们的同伴已经招供,说赵士城就是洪承畴派来的奸细,然后观察对方反应。

可他俩却万万没想到,在这几人中,只有赵士诚才是唯一知晓全盘计划的关键所在。

而这三名亲兵,可以说对计划是一无所知,他们只知道自家百户确实因为触怒了总督而被严惩,不得不逃亡避难。

因此,面对各种盘问,他们所描述都都是自己的亲身经历以及真实感受,没有丝毫作假之处。

几番审讯下来,三人的口供都相差无几,基本找不出什么错漏之处。

等听完刘哲和高迎恩的回报后,高迎祥心中的疑虑总算是打消了大半。

但出于谨慎,他还是派出了军中的探子,并乔装成流民、商贩等模样,秘密潜入南阳府打探消息。

这些探子分成几路,有的混在茶棚酒肆与人闲聊;

有的用直接用银钱开路,靠著收买底层小吏和基层军官,从他们口中套取南阳卫整顿、官军调动的情报;

更有胆大心细的,甚至会靠近官军营地外围,观察旗帜番号、炊烟数量等,以此判断虚实。

而他们的谨慎,恰恰正中了洪承畴的下怀。

他精心策划的这场苦肉计,其高明之处就在于,不仅要骗过敌人,更要先骗过自己人。

包括在南阳卫声势浩大的整肃风波,当众严惩赵士诚的戏码,统统都是演给自己人看的。

只有让南阳卫的军民们都相信赵士诚是真的被逼反,才能通过他们的嘴,将情报传递给贼人的探子。

不得不说,在明末这个时期,农民军和关外的后金,对于情报战场的重视和运用,一直都是可圈可点的。

农民军利用其流动性强、与社会底层联系紧密的特点,往往能通过流民、商贩、乃至投诚的官兵,构建起广泛而有效的情报网络。

而后金则更胜一筹,他们不仅会收买商人,而且还能开出高价吸引明军将领,再加上派遣密探等方式,以此获取了大量关键军政情报,在历次作战中占尽了先机。

反观明军,自从没了夜不收之后,对外情报工作是一年不如一年。

尤其是朝廷方面,除了少数会注重情报和保密外,其他人可谓是处处漏风。

朝廷邸报往往形同公开文书,甚至连军事部署都会因内斗党政、或者贪图财物而提前泄露。

但洪承畴显然不在此列。

毕竟是久经沙场的老人了,早在崇祯四年时,他就曾派遣内应,除掉了第一代义军首领王嘉胤。

而现在,他又故技重施盯上了第二代义军首领。

几天后,高迎祥派出去的各路探子们都陆续带回了消息:「渠帅,已经查实了!」

「那姓赵的百户因为带头反对洪承畴清屯充饷,被当众打了三十军棍,皮开肉绽,好多人亲眼所见,做不得假!」

「不仅如此,洪承畴还当众宣布要将那姓赵的家产抄没,举族充军戊边。」

「现在南阳卫里怨声载道,许多军官都兔死狐悲,对洪承畴极为不满!」

与此同时,外围的塘马也带回来了更关键的军事情报:「渠帅,官军主力确有异动!」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