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书盟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穿越北宋靖康耻灭吾主沉浮 > 第443章 皇宫议榜(三)

第443章 皇宫议榜(三)(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这话一出,李纲的脸色瞬间变了,从之前的愧疚变成了几分凝重。

他攥着笏板的手指用力,指节都有些发白,甚至能感受到笏板边缘的凉意。

他心中暗道:果然,陛下早就察觉到了考官的问题!此前自己在复核试卷时,就发现有些考官的批注荒唐可笑,甚至连基本的专业知识都不懂,本想找个合适的机会向陛下禀报,却没想到陛下先问了出来。

他张了张嘴,却不知该如何开口——那些考官都是六部的官员,有的还是资历深厚的老臣,若是如实禀报,怕是会牵扯出不少人,甚至可能引发朝堂的动荡。

他的眉头紧紧皱起,眼角的细纹挤在一起,像一张揉皱的纸。

蔡京的反应更是激烈,像是被人从头到脚浇了一盆冷水。

他听到“滥竽充数”四个字时,身体猛地一颤,额头上的汗瞬间就下来了,像断了线的珠子,顺着脸颊滑落,滴落在官袍的前襟上,留下深色的印记,甚至能听到汗珠落在丝绸上的轻微声响。

他心中哀嚎一声:该来的还是来了!他之前就猜测陛下此次恩科不仅要选人才,还要整治朝堂的庸官,如今看来,陛下是要先从六部的考官开刀了,这可是他最担心的事。

他想起此前阅卷时看到的那些荒唐批注,那些画面像走马灯一样在脑海里闪过:户部侍郎王可喜负责批阅涉及财政的策论,有位考生答错了赋税核算的方法,将“两税法”的细则写错了,王可喜只在卷上标了个大大的“不”字,却连错在哪里都说不出来。

后来李纲追问时,他只支支吾吾地说“不合规制”,再问“哪条规制”,他便说不出话来,只能涨红了脸,支吾着转移话题;

工部侍郎刘达成批阅算数题时,有位考生用勾股定理算出了城墙的高度,步骤清晰,答案正确,可刘达成却在卷上标了“不”,理由竟然是“古法无此算经,恐是异端邪说,误导世人”——这样的荒唐事,还有好几桩。

更让他心惊的是,这五个不合格的临时考官里,有两个是两年前通过他的渠道获得官职的!

那时候的他,还沉浸在权欲和财利里,只要有人送礼,只要不违背大的原则,不犯下谋逆这样的大罪,他便会帮忙疏通关系,让那些人得到一官半职。

可自从陛下登基后,他亲眼看到陛下整治吏治的决心,看到那些贪赃枉法的官员被严惩,早已洗心革面,再也不敢做那些贪赃枉法的事了。

他甚至主动将之前收受的财物上交,还辞退了那些通过他关系进来的、不堪重用的人。

可如今,这旧事被翻出来,涉及到的还是恩科阅卷这样的大事,他怎能不慌?

他双手在袖中抖得厉害,甚至能听到自己心脏“砰砰”的跳动声,仿佛要从喉咙里跳出来,连呼吸都变得急促起来。

李纲看了看蔡京的模样,知道他心中藏着事,也知道自己不能再隐瞒,便先开口说道:“陛下,臣有实言禀报,不敢有半分隐瞒。

此次六部的临时考官中,确有几位不堪任用,他们不仅无法公平公正地阅卷,甚至连基本的专业知识都不具备,差点耽误了真正的人才。”

他深吸一口气,定了定神,继续说道:“户部侍郎王可喜批阅策论时,对考生的错误之处只标‘不’字,却无法说明理由,追问时更是语无伦次;工部侍郎刘达成更是荒唐,连勾股定理都不认,将正确的算数解法判为错误,理由竟是‘不合古法’。这样的考官,如何能保证阅卷的公平公正?如何能选出真正有用的人才?”

赵翊闻言,脸色瞬间沉了下来,像乌云密布的天空,龙椅上的威严愈发浓烈,压得殿内众人都不敢呼吸。

他看向蔡京,语气冰冷,像带着刺骨的寒意:“蔡京,李纲所言是否属实?你来说说,除了这两位,还有多少这样的考官?他们又是如何成为六月这种重要部门的官员的的?”

蔡京听到陛下点自己的名字,双腿一软,差点跪下去。

他连忙躬身,声音带着颤抖:“启……启禀陛下,李纲大人所言句句属实。

此次临时考官中,共有五位……五位不堪任用,他们的批注荒唐可笑,根本无法辨别考生的学识高低。”

他顿了顿,双手在袖中攥紧,像是下定了决心,继续说道:“陛下,臣……臣有罪。

这五位考官中,有两位是……是两年前通过臣的渠道获得官职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