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准备(2 / 2)
张婶的眼圈瞬间红了:“这……”她张了张嘴,想说些吉利话,却发现喉咙有些哽咽。战城的凶险,她比谁都清楚,多少年轻修士一去不回,成了家人心中永远的痛。
“好,我让你大哥经常来扫一扫。”张婶吸了吸鼻子,强笑道,“盼着你早日平安归来,到时候婶给你炖排骨汤。”
“一定。”王志笑了笑,转身向巷口走去。他没有回头,怕看到张婶眼中的担忧,会乱了心神。
回到玄元山分配的居所,王志便开始闭关。他盘坐在蒲团上,内视己身——识海之中,混元元婴盘膝而坐,背后的龙翼轻轻扇动,每一次扇动都带起阵阵空间涟漪。识海的内大陆上,山川巍峨,湖泊澄澈,入海口处的三个归墟旋转不息,吞吐着天地灵气,海面上云雾缭绕,一派生机盎然。
“灵域……”王志尝试感应钟山的传送阵,却发现识海中的印记一片模糊,连丹宗分部的微弱信号都消失了。显然,主域与灵域之间的距离太过遥远,远超空间符文的感应范围。
他没有气馁,而是取出几块星核碎片——那是从噬星老魔的战舰残骸上收集的。指尖划过碎片,空间符文在他掌心流转,他开始修复识海内部的小型传送阵。
经历过穿越星空乱流的洗礼,王志对空间大道的感悟又深了一层。他将那份在乱流中挣扎的体会融入阵法之中,调整着传送阵的节点,加固着空间坐标。渐渐地,传送阵的光芒越来越稳定,符文流转的速度也越来越快。
“这样一来,就算距离再远,只要有足够的能量,应该能勉强传递一道讯息了。”王志满意地点点头。
修复完传送阵,他习惯性地释放神识,探查周围的空间波动。这一探,却让他微微皱眉——在玄元山深处,他感应到了一道极其微弱的传送阵信号,断断续续,如同风中残烛,根本无法确定具体方位。
“这么大的恒星,周围难道只有这一个传送阵?”王志心中疑惑。主域作为道宗的根基,连接星空的传送阵理应四通八达才对,怎么会如此稀少?这背后,莫非隐藏着什么秘密?
他没有深究。现在最重要的是稳固修为,应对即将到来的战城之行。接下来的几日,王志除了打坐修炼,便是研究秦执事分发的“凝神丹”——丹宗的底子让他对丹药有着天然的敏感,他发现这种丹药的丹方与灵域的“聚气丹”相似,却在药材中加入了一味主域特有的“星叶草”,使其多了安抚神魂的功效。
“主域的丹道,果然有其独到之处。”王志将丹方牢记在心,或许将来能与灵域的丹术相互印证。
十日时光,转瞬即逝。
最后一夜,王志站在窗前,望着窗外的月光。他将小院的钥匙取出来,轻轻放在门缝下——这个位置,只有张婶和张大哥知道。做完这一切,他转身离去,没有惊动任何人。
隔壁的院子里,张婶正坐在灯下缝补着什么,听到王志关门的吱呀声,手中的针线顿了顿。
“他走了。”张婶轻声道。
里屋传来张大哥闷闷的声音:“嗯。”
“你说这孩子,年纪轻轻的,就要去那种地方……”张婶的声音带着哽咽。
“这是他的道。”张大哥叹了口气,“咱们主域的修士,哪个不是这样?要么守着家,要么去守着大家。”
张婶没再说话,只是将手中的衣物攥得更紧了。那是一件刚做好的护心符,她本想今早给王志的,却终究没来得及。
玄元山北广场,已是人山人海。
数以千计的道宗弟子身着白袍,颈间的蓝色丝带在风中飘动,腰间的蓝带更是将众人与普通修士区分开来。远远望去,白花花的一片,却并不杂乱,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肃穆,没有离别时的哭闹,也没有出征前的豪言壮语,只有一种沉甸甸的平静。
王志汇入人流,走向广场中央的战舰。那是一艘通体乌黑的巨舰,舰首雕刻着一头狰狞的怪兽,獠牙外露,上面还残留着暗红的血迹,显然经历过无数次大战。战舰周围,散发着淡淡的空间波动,那是星空战舰特有的气息。
没有告别,没有演讲。所有人都默默登上战舰,仿佛只是去完成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任务。王志踏上舷梯时,回头望了一眼玄元山——那座笼罩在光晕中的山峰,如同一位沉默的老者,见证了无数次这样的离别。
他收回目光,走进战舰内部。舱内很宽敞,修士们按顺序坐下,彼此间没有交谈,只是闭目养神,或是擦拭着手中的兵器。
王志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透过舷窗望向外面。广场上的人影越来越小,玄元山的轮廓渐渐模糊。
战舰轻微震动了一下,随即腾空而起,破开云层,朝着遥远的星空飞去。
舷窗外,主域的大地越来越小,最终化为一颗蔚蓝的星球,悬浮在漆黑的宇宙中。王志看着那颗星球,仿佛看到了张婶在篱笆院外择菜的身影,看到了张大哥醉醺醺地吹嘘当年的往事,看到了集市上修士们为了守护而呐喊的脸庞。
“战城……”王志低声自语。
他不知道等待自己的是什么,是噬星族的凶残,还是星空修士的霸道?但他知道,自己必须去。不为道宗的恩赐,不为星空的秘宝,只为那些在平凡日子里,守护着烟火气的人们。
战舰的速度越来越快,周围的星光渐渐拉长,形成一道道流光。王志闭上眼,识海的混元元婴缓缓睁开,龙翼扇动的频率与战舰的空间波动渐渐同步。
战城,我来了。
他在心中默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