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 尘埃落定(2 / 2)
“下官明白!”
李林甫点头如捣蒜,“这就去写,保证每个老百姓都听得明明白白!”
最后他看向陈实:“陈先生,你暂代主簿的活儿,施粥的事就交给你了。”
陈实拱手:“大人放心,下官会盯着粥棚,不让人插队,也不让人多领,保证每个灾民都喝上热粥。”
“行,都去忙吧。”
苏康挥挥手,看着三人各带人手离开,自己往堂外的门槛上一靠。
天上的太阳慢慢往西边挪,把影子拉得老长。
他长长舒了口气——这一天一夜,跟打仗似的,总算没白忙活。
梁欢、马义、牛武,还有那个死了的前县尉,四个绊脚石全扫清了。
不仅得了钱和粮,解了大兴县的燃眉之急,还攥住了那四人的罪证。
更重要的是,他得让京城里的二皇子赵天睿知道——我苏康不是软柿子,你想让我在这儿寸步难行,我偏要杀出条路来!
苏康摸了摸腰间的玉佩,眼里闪着劲:这大兴县,就是我崛起的第一块基石,谁也别想挪!
吃过晚饭,天刚擦黑。
苏康让人把李林甫、王刚、阿强和吉果,还有两个专管审讯的老差役叫到了后堂。
堂里点着油灯,光线迷离,昏昏黄黄的,梁欢、马义、牛武三个被绑在柱子上,脸色惨白,头发都乱成了鸡窝。
“别等了,连夜审。”
苏康往椅子上一坐,手指敲了敲桌案,“铁证都在,看他们还怎么狡辩。”
第一个审的是梁欢。
这老小子一开始还嘴硬,梗着脖子喊:“我没贪!那些钱都是我祖传的!苏康你别血口喷人!”
王刚立马把登记册往他面前一拍,册子“啪”地响了一声:“祖传的?你一个县丞,一年俸禄才三十两,祖传能传二万九千两现银?还有那些珠宝,你家祖宗是开珠宝店的?”
梁欢被问得哑口无言,脸憋成了猪肝色。
老差役又把从他家搜出的地契扔过去:“这二十多张地契,也是祖传的?上面写的可是近两年刚买的!”
梁欢瞅着地契,肩膀一下就垮了,声音也软了:“我……我是贪了,可我也是被逼的……”
接着审马义。
这货更怂,一看见清单就哭了起来:“大人饶命!我不是故意贪的!是牛武拉着我,说京城里有大人物罩着,出不了事……”
“大人物是谁?”
苏康往前凑了凑。
马义缩了缩脖子,支支吾吾:“我……我也不知道,就听牛武说,是京城里的贵人,能保我们……”
最后审的是牛武,这小子嘴最硬,可当王刚把他贪墨的银两清单递到他面前时,他也没辙了,耷拉着脑袋认了罪,可一提到“大人物”,就闭紧嘴不说话了。
苏康心里门儿清——这三人是怕二皇子赵天睿报复,不敢说。
不过没关系,他本来也没指望从他们嘴里套出二皇子来。
“行,你们都招了就行。”
苏康站起身,“罪状我会写成折子,上报朝廷,让皇帝定夺。”
他挥挥手,让人把三人重新押回大牢,转头对李林甫说:“折子你明天一早派人送进京,别耽误。”
“下官明白。”
没几天,京城的消息就传回来了。
二皇子赵天睿听说苏康把他安在大兴县的人全抓了,还攥着罪证,吓得坐不住了——这要是查下去,指不定会查到自己头上!
他赶紧进宫见皇帝,一见面就哭丧着脸:“陛下!大兴县那四个官员,简直是胆大包天!贪赃枉法不说,还煽动民乱,害得老百姓流离失所!若不严惩,恐失民心啊!”
他还添油加醋,把梁欢四人说得十恶不赦,连皇帝听了都气得把茶杯摔了:“岂有此理!斩!立斩!家眷男的发配充军,女的为奴!”
消息传到大兴县时,苏康正在粥棚看陈实施粥。
听完差役的汇报,他只是笑了笑:“知道了。”
一旁的王刚纳闷:“少爷,二皇子这是弃车保帅啊!就这么让他脱身了?”
“急什么。”
苏康舀了碗热粥,递给旁边的老灾民,“咱们现在在大兴县站稳脚跟才是要紧的,二皇子的账,以后慢慢算。”
他早有准备——之前就让人把梁欢、马义、牛武和前县尉的家眷送出了大兴县,找了个偏僻的地方安置。
那些家眷一开始还恨苏康抓了家里人,可听说皇帝的旨意后,再想想苏康的安排,都后怕得不行——要是没被遣散,他们现在早被发配充军、为奴为娼了!
他们哪儿还敢寻仇?一个个都安安分分地藏了起来,只求能好好过日子。
夕阳西下,粥棚里飘着米香,灾民们捧着热粥,脸上终于有了点笑意。
苏康站在粥棚外,看着这一幕,心里踏实了。
大兴县的乱子,总算尘埃落定了。
接下来,就是好好赈灾、恢复生产,把这第一块基石,扎得再稳点。
他抬头望向京城的方向,眼里闪着光——赵天睿,咱们的账,才刚开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