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人事安排(2 / 2)
接着,苏康便将谢文引见给李林甫、周安和赵方认识,四人之间,免不了又寒暄了一番。
苏康叫来了孙师爷作陪,六人凑成了一桌。
接风宴气氛还算融洽,苏康只谈风土人情,不问政事,谢文也乐得轻松,只是心里那点初来时的张扬,不知不觉收敛了几分。
宴罢,王司吏引着谢文去往后衙官舍安置。
穿过一条回廊时,隐约听见两个衙役在角落里边洒扫边闲聊。
一个声音道:“……要说咱县尊大人,看着和气,手段可真厉害!你是没见那天晚上,梁县丞、马主簿、还有牛典吏,那叫一个……”
另一个赶紧打断:“嘘!小声点!不要命了?这事儿能乱说?”
接着是压得更低的声音,“谁能想到啊,一晚上,三位老爷全栽了,连个水花都没扑腾起来……啧啧,咱们这位县太爷,深不可测啊!”
声音渐远,后面的话听不真切了。
但就这几句,已如冷水泼面,让谢文瞬间僵在原地,后背窜起一股凉气。
梁县丞?马主簿?牛典吏?一晚上……全栽了?
谢文心里满是震惊与后怕。
他原以为只是正常的人事更迭,没想到内情如此……酷烈。再联想到周安、赵方那感恩戴德的样子,以及苏康那始终温和的笑容,只觉得一股寒意从脚底升起。
那位看似文弱的苏知县,竟有如此雷霆手段!自己那点新科进士的优越感,在对方眼里,恐怕如同儿戏。
……
次日,例行升堂议事。
二堂内,苏康坐在上首,谢文、李林甫分坐左右,周安、赵方及六房司吏站立下首。
与昨日不同的是,谢文的眼神里,那点若有若无的傲气已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谨慎与恭敬。
苏康环视众人,开门见山:“诸位,如今衙门人事已定,首要之务,仍是抗旱救灾。周主簿,你先说说钱粮情况。”
周安立刻上前一步,从袖中取出账册,条理清晰地汇报:“回大人,目前县仓存粮尚有八千石,已按大人吩咐,于四乡增设粥棚至五处,每日定量施粥。府衙拔下的第一批赈灾银五千两已入库,如何支用,请大人示下。”
苏康点头:“好。赈银首要用于以工代赈,雇佣民夫修缮水利,挖掘深井。此事关系民生根本,就由李县尉牵头,赵典吏辅助,可能胜任?”
李林甫立刻起身,抱拳应道:“下官遵命!定当竭尽全力!”
他此刻心里门清,这既是重任,也是考验。
赵方也大声道:“卑职定当全力辅助张大人,办好差事!”
苏康又看向谢文:“谢县丞,你心思缜密,文笔流畅,就负责巡查各乡,将灾情实况、赈济进度详实记录,定期呈报。同时,安抚乡绅,督促他们平抑粮价,若有囤积居奇、哄抬物价者,查明即刻来报。”
谢文也连忙起身,语气郑重:“下官明白,定当细致办理,不负大人重托。”
任务分派完毕,苏康语气缓和下来,目光扫过众人:“诸位,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望我等以此共勉。如今大兴县百废待兴,百姓翘首以盼,正是我等同心协力、共克时艰之时。望诸位各司其职,若有难处,随时可来寻我。”
他顿了顿,像是随口一提,又像是意有所指:“我这人,夜里睡得浅,衙门里有什么动静,都听得清楚。”
众人闻言,神色各异,但都齐声应道:“谨遵大人教诲!”
“好了,都去忙吧。”
苏康挥挥手。
众人行礼告退。
李林甫主动拉住赵方,边走边讨论起招募民夫的标准;谢文也客气地向周安请教起本地几位乡绅的脾性。
看着众人离去的身影,苏康踱到窗边,再次望向那棵老槐树。
阳光透过日渐稀疏的叶片,在地上投下斑驳却明亮的光影。
孙师爷悄声道:“东翁,看来这位新县丞,昨夜是补了一课‘大兴县志·官场篇’啊。”
苏康微微一笑,伸手接住一缕从窗棂透下的阳光:“补了课就好。咱们大兴县这台戏,角儿总算到齐,锣鼓家伙也备好了。接下来,就看这场抗旱救灾的大戏,能不能唱得百姓安心,朝廷满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