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4章 生态循环系统(2 / 2)
“每个种植架上方,都会安装这种LEd灯,光照时间控制在16小时\/天,模拟自然环境中的昼夜交替。”
说到这里,她继续补充道。
“根据我们的实验数据,全光谱LEd灯照射下,生菜的亩产可达5000公斤,是地面种植的5倍。”
“土豆的亩产可达3000公斤,与地面种植相当。”
“而且地下环境恒温恒湿,没有病虫害,不需要使用农药和化肥,生产的都是有机食品。”
“前期准备阶段,我们会在基辅试点,建设一个1万平方米的小型垂直农场。”
“测试LEd灯的光照效果,和农作物的生长情况,预计3个月就能得出完整的实验数据。”
瓦列里比较关注的是养殖系统,听到伊娃介绍完植物的种植,立马问起了关于养殖系统的难题。
“除了植物,我们还需要养殖家禽和牲畜,满足人们的肉类、蛋类和奶制品需求。”
“5100万人每天需要的肉类约为5100吨,蛋类1640吨,奶制品2870吨。这些动物的养殖需要多大空间?”
“它们产生的粪便和氨气如何处理,才不会污染地下环境?”
听到瓦列里的问题,伊娃切换出养殖培育层的设计图。
“养殖培育层,将采用‘密闭循环养殖系统’,分为家禽养殖区、牲畜养殖区和水产养殖区。”
“家禽养殖区主要养殖鸡、鸭、鹅,采用笼养模式。”
“每个笼子的面积0.5平方米,饲养2只鸡,笼子叠放6层。”
“这样每平方米的养殖密度,可达24只。”
“我们选择白羽肉鸡和蛋鸡品种,白羽肉鸡的生长周期只有45天,蛋鸡的产蛋率可达95%以上。”
“牲畜养殖区主要养殖猪、羊和奶牛,采用发酵床养殖技术。”
“发酵床的垫料由锯末、秸秆和微生物菌剂组成,能将动物的排泄物分解为有机肥料,同时产生沼气。”
“每个猪圈的面积10平方米,饲养2头猪,发酵床的厚度为80厘米,每6个月更换一次垫料。”
“奶牛采用散养模式,每个牛舍的面积100平方米,饲养10头奶牛,配备自动挤奶设备,提高生产效率。”
“水产养殖区主要养殖鲤鱼、鲫鱼和罗非鱼,采用循环水养殖系统。”
说到这里,伊娃继续补充道。
“养殖池的水经过过滤、消毒和增氧处理后,循环使用,水资源利用率可达95%以上。”
“鱼的粪便经过沉淀和发酵后,同样可以作为植物的肥料。”
“整个养殖培育层,会安装负压通风系统。”
“将氨气等有害气体抽出,经过净化处理后,再排放到生态循环系统中,确保养殖区的空气质量符合正常生活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