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5章 未竟的航程(2 / 2)
马强的治疗取得了缓慢但稳定的进展,他开始能断断续续地回忆起一些与弟弟马刚童年时的快乐时光,这对他的情绪稳定有积极影响。基金会为他联系了一位擅长创伤治疗的艺术治疗师,尝试通过绘画疏导他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情绪。
鲍玉佳在新的岗位上,成功推动了几起利用复杂金融工具进行利益输送案件的侦破,但她感觉阻力似乎变得更隐形、更“合规”。她意识到,对手也在“进化”。
张帅帅和沈舟所在的新的专门机构,成为了应对新型经济犯罪的前沿阵地,他们与跨国犯罪集团在虚拟世界中的攻防战日趋激烈。
陶成文和魏超在更高的位置上,推动着跨部门协作机制的优化和执法力量的现代化转型,但官僚体系的惯性和新旧观念的碰撞,时常让他们感到步履维艰。
(四)远方的阴影:深海与实验室的回响
国际刑警组织传来消息,在遥远的南太平洋某处公海海底,发现了一处疑似与“清道夫”潜航器型号匹配的残骸,初步判断是因内部故障或冲突导致沉没。但由于水深和技术限制,无法进行打捞和精确鉴定。“清道夫”是随之葬身海底,还是金蝉脱壳,成了一个悬而未解的谜。
更令人不安的是,沈舟通过一些非公开的网络安全监控渠道,发现那家已关闭的欧洲实验室的部分核心数据和研究模型,疑似出现在某个跨国黑客组织的待售清单上。这些涉及深海航行器、特种材料和AI控制的技术一旦扩散,后果不堪设想。他立即将这一情况向上级和国际合作伙伴发出了预警。
“园丁”虽已伏法,但他参与培育或纵容的某些“技术恶魔”,似乎正在挣脱束缚,试图寻找新的宿主。
(五)灯塔守望者
数月后,陶成文因工作需要,前往一个沿海城市调研。傍晚,他独自来到港口,看着远方的海平线,夕阳将天空和海面染成一片瑰丽的橙红。他想起了深海之下的那场对峙,想起了消失的“清道夫”和那神秘的巨物,想起了还在逃逸的技术阴影。
鲍玉佳打来电话,询问调研情况,也提到了工作中遇到的新的阻力。
“感觉如何?”她问。
“任重道远。”陶成文看着逐渐亮起的港口灯塔,回答道,“但我们还在路上。”
“是啊,”鲍玉佳在电话那头轻轻笑了笑,“只要灯塔还亮着,航船就知道方向。而我们,就是修灯塔和守灯塔的人。”
挂了电话,夜幕已然降临。港口的灯塔有规律地旋转着,穿透黑暗,指引着归航的船只。更远处的海面上,还有无数航船亮着灯火,在未知的航道上行驶。
陶成文知道,他们摧毁了一个庞大的“罪恶园林”,但滋生病菌的土壤仍需改良,逃逸的“种子”和“工具”仍需警惕,而守护这片土地不再生出新的“腐坏之气”,更需要一代代人持续的努力。他们的战斗,从一场针对具体罪案的“破晓”突击,转入了一场更为漫长、更为细微的“灯塔守望”。
航程未竟,但灯塔,必须亮着。
第七百三十五章,在系统反思、个人成长、新技术威胁浮现和使命转变的基调中结束。故事超越了具体案件的终结,展现了后风暴时代更为复杂的图景——清理废墟、修复伤痕、抵御新威胁、并思考如何从根本上防止悲剧重演。主要人物的命运与更大的社会命题紧密相连,他们的个人旅程,汇入了守护社会健康与公正的未竟航程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