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8章 潮涌(1 / 2)
平静的海面下,暗流从未停止涌动。就在陶成文等人以为可以稍作喘息之际,新的危机以出乎意料的方式悄然逼近。
(一)数字暗礁
沈舟的监控系统捕捉到一组异常数据——某个境外IP正在尝试渗透曙光互助基金会的捐赠人数据库。攻击手法专业,目标明确,似乎意在获取基金会核心支持者的信息。
他们开始反扑了。张帅帅盯着屏幕上跳动的代码,不是正面强攻,而是从最薄弱处下手。
与此同时,鲍玉佳所在金融机构的防火墙连续遭遇精准打击,对方明显在研究他们的防御模式。更令人不安的是,梁露收到匿名邮件,暗示掌握了她未公开的调查笔记。
这些看似孤立的事件,在陶成文看来却形成了一个清晰的信号:残存的势力正在重组,而且改变了策略——从硬对抗转向精准骚扰与分化。
(二)往事的烙印:沉默的重量
在基金会紧急安全会议上,鲍玉佳提起银行保安老赵事件的一个细节:
那天大厅里有32个人,她的声音很轻,包括3个孩子。事后我们调查发现,其中8人用手机录了像,但没有一个人站出来。
曹荣荣接话:因为每个人都以为会有别人站出来。
这就是最可怕的地方,梁露说,沉默会传染,会让人产生从众心理。
孙鹏飞在视频连线中补充:就像我们当时看着小邓被羞辱,都指望别人先开口。
这番对话让在场所有人都陷入沉思。对抗显而易见的暴力固然艰难,但破解那种弥漫性的、系统性的沉默,才是真正的挑战。
(三)深海谜局
就在此时,魏超从海军方面获得一个重要情报:那个异常深海信号再次出现,但这次不是单一信号,而是三个相似信号在不同海域同时出现。
它们在协同行动。魏超的语气前所未有的凝重,而且移动轨迹显示,它们正在靠近我国的重要海底基础设施。
更令人不安的是,沈舟通过卫星图像发现,这些信号的活跃区域,恰好与几条国际海底光缆的route高度重合。
这不是巧合。陶成文断言,它们在寻找什么,或者,在为什么做准备。
(四)个人抉择
面对新的威胁,每个人都面临着艰难的选择:
曹荣荣的基金会收到匿名威胁,要求停止对某些特定案件的援助。她可以选择妥协,但想到老赵、想到付书云,她在理事会上坚定表态:如果我们今天退一步,明天就会退一百步。
鲍玉佳发现自己被跟踪。她可以选择申请保护,但那样就意味着向对手示弱。她反而更加高调地推进监管改革,用她的话说:越是害怕,越要站在阳光下。
梁露的出版方受到压力,要求删除书中的关键章节。她宁愿自费出版,也拒绝删改:这些话现在不说,以后就更没人能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