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9章 深蓝的抉择(1 / 2)
“定锚”行动的核心——位于沿海某市的跨洋通讯枢纽“海神号”,成为了苏醒的“清道夫”唯一且明确的目标。魏超指挥的拦截舰队已在预定海域展开,声纳屏幕上那个代表“清道夫”的光点,正以惊人的速度逼近,其信号特征冰冷而纯粹,不带任何犹豫。
(一)深海雷霆
“清道夫”的真容,远超之前任何情报的描述。它并非传统的潜艇形态,更像一条修长、覆盖着暗色非晶态装甲的深海巨鳗,尾部推进器喷出幽蓝的离子流,在声纳上留下灼热的光痕。它无视了舰队发出的所有警告和威慑射击,如同执行单一程序的机器,笔直地冲向“海神号”所在的海底光缆中继区。
“开火!”魏超的命令斩钉截铁。
反潜导弹和鱼雷如同蜂群般扑向目标。然而,“清道夫”的机动性匪夷所思,它在深海中做出近乎直角的规避,大部分攻击落空。少数近失弹在其装甲上爆炸,只留下短暂的闪光和微弱的凹陷,未能阻止其分毫。
它甚至没有反击舰队,它的所有计算能力似乎都用于突破拦截,抵达目标。
“它的目标只有‘海神号’!不惜代价,拦住它!”魏超对着通讯器低吼,舰队开始冒险抵近,试图用舰体构成最后的物理屏障。
(二)往事的烙印:银行大厅的“终极抉择”——当规则与生存冲突
在“海神号”面临毁灭威胁、内部因“模因病毒”而人心浮动之际,陶成文意识到,这是“织网者”精心设计的终极压力测试。他通过内部加密频道,连接了所有核心成员,进行最后一次,也是最重要的一次“往事回响”。他提出的问题是:在银行大厅,如果危暐(Vcd)掏出了枪,指着老赵,也指着每一个可能阻止他的人,那一刻,“规则”、“勇气”、“生存”该如何排序?系统的响应又该如何?
【终极抉择推演】
场景设定:危暐持枪,杀气腾腾。大厅内死亡般寂静。
鲍玉佳(分析个体层面):“那一刻,纯粹的勇气可能意味着无谓的牺牲。但不作为,就意味着默许谋杀,规则彻底死亡。可能的应对是:有人分散注意力(如故意摔倒、大喊),有人尝试非正面冲突的制伏(从侧后方扑击),有人立刻寻找掩体并持续报警…关键在于,不能是彻底的静止和沉默。任何一个微小的、打破他绝对掌控的动作,都可能改变结局。”
曹荣荣(分析系统层面):“银行的应急系统必须瞬间响应。警报应直通警方特警队,内部安保应有一套针对武装威胁的紧急预案(如紧急疏散、非致命武器反击)。管理层绝不能下令‘满足一切要求’,那等于交出所有人的生命权。系统必须在极限压力下,展现出保护每一个人的决心和能力。”
梁露(提炼精神核心):“这个场景拷问的是:当最坏的黑暗降临时,我们是选择跪着生,还是站着死?答案是:我们选择战斗着生。即使希望渺茫,也要传递出不屈服的信号,这信号本身,就是对黑暗最大的反击,也能为可能的援军创造机会。”
张帅帅(映射当前):“‘清道夫’就是那把枪。‘模因病毒’是想让我们内部跪下去。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像那个分散注意力的人,像那个寻找机会扑击的人,像那个持续报警的人——在各自的岗位上,用尽一切方法,干扰、阻止、拖延,直到转机出现。”
这番推演,在极限压力下,重新锚定了团队的信念和行动准则:面对绝对暴力,可以战术灵活,但战略上绝不能放弃抵抗。系统的韧性,体现在最黑暗时刻依然能发出光和声音。
(三)“模因病毒”的逆转与“织网者”的狂怒
就在这时,转机首先在“内部防疫”战线出现。
之前退出“星链”联盟的一位企业代表,在目睹了团队顶住巨大压力、尤其是“海神号”员工在“清道夫”威胁下拒绝撤离、坚守岗位的报道后,内心受到巨大震撼。他秘密联系了曹荣荣,不仅提供了“织网者”试图收买他的部分证据,还透露了一个关键信息:“织网者”似乎对“回声”的失控和“清道夫”可能脱离其精细掌控,感到极度不安和…愤怒。
几乎同时,沈舟团队从“斩首”行动抢救出的数据碎片中,拼凑出了一条关键信息:“织网者”并非完全信任“清道夫”,他在其核心指令层埋藏了一个基于量子纠缠信号的、非他本人无法启动的“终极保险”——一个同归于尽的自毁指令,以防“清道夫”反噬。
“‘织网者’怕了!”张帅帅瞬间明悟,“他怕‘清道夫’这把刀太过锋利,最终会割伤他自己!他可能…失去了对‘清道夫’的实时精细控制!”
(四)“回声”的绝唱与“钥匙”的碎裂
仿佛为了印证这个猜测,深海之中,几乎信号消失的“回声”,榨取最后的核心能源,向“海神号”和拦截舰队广播了一段明码信息,内容是其破译的、“织网者”用于在极端情况下引导或干扰“清道夫”的备用指令频段密钥!
“用它…干扰…或…引导…”“回声”的信号最终被无尽的噪音淹没,彻底沉寂。它用自我牺牲,递出了可能改变战局的最后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