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书盟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基因暗码:血色螺旋 > 第757章 净源风暴

第757章 净源风暴(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四)银行的回响:集体记忆的审判

在这个关键时刻,梁露做出一个决定性的安排。她邀请老赵的女儿(化名赵静)和几位当年银行大厅事件的亲历者(包括一位当时在场、用手机记录下部分片段的普通市民),参加一档高收视率的网络直播访谈节目。

节目中,赵静没有哭诉,只是平静地讲述父亲去世后,母亲如何一病不起,家庭如何陷入困境。她展示了一张老赵穿着保安制服、笑容腼腆的照片:“我爸爸没读过多少书,但他常说,这份工作让他觉得是在守护一个地方的规矩和平安。他相信规矩。”

那位市民则回忆了当时的场景:“我录下那段视频,是因为我觉得太欺负人了。那个年轻人(危暐)的样子,我到现在都记得,好像整个世界都该绕着他转。如果当时没有人站出来,如果规矩在那天就那么算了,我会觉得……这个地方,没那么安全了。”

当主持人问及对李明远试图解构此事的看法时,赵静沉默了片刻,然后抬起头,目光坚定地看着镜头:“李教授的那些理论,我听不太懂。但我只知道,我爸爸死了,打人的人受到了惩罚,这是天经地义。如果有人想告诉我,这件事还有什么‘复杂性’,还有什么‘其他角度’,那我只能说,失去亲人的痛苦,没有任何‘角度’可以化解。”

这些朴素而真实的讲述,与李明远那些精巧却空洞的理论形成了鲜明对比。直播弹幕上充满了对赵静的支持和对李明远的谴责。集体记忆在这一刻,展现了其超越理论辩驳的强大力量——它根植于具体的人的痛苦与尊严,无法被任何“理性”的解构所消弭。

(五)树倒猢狲散与暗流的转向

官方调查组的介入,成为了压垮李明远的最后一根稻草。“未来治理研究中心”被查封,其学术职务被暂停,合作项目纷纷终止。之前围绕在他身边的那些学者和拥趸,顷刻间作鸟兽散,急于撇清关系。那场原本风光无限的“未来治理国际研讨会”,成了了一场巨大的讽刺,与会者纷纷感到蒙羞。

李明远本人则在试图离境时被限制出境,面对媒体的长枪短炮,他脸色灰败,一言不发,昔日的儒雅与自信荡然无存。

然而,就在团队以为“净源”行动大获成功之际,沈舟监测到了异常。

“深渊回忆”组织在李明远这枚棋子暴露后,迅速切断了所有与之相关的联系,其活动并未停止,反而变得更加隐秘和分散。同时,他们捕获到一些新的信号,表明有新的、更隐蔽的资金源,开始通过更复杂的渠道,向一些分散的、小型的“思想实验室”和独立媒体注资。这些机构的研究方向更加细化,不再追求构建宏大的理论体系,而是专注于在某些特定领域(如人工智能伦理、生物科技政策、气候变化应对)植入类似的“精英主导”、“效率优先”的叙事。

“他们放弃了旗舰,化整为零,变成了游击舰队。”张帅帅看着新的数据流向图,面色凝重,“李明远倒了,但他代表的思想病毒,已经扩散,并且正在寻找新的宿主和变异方向。”

魏超也从国际渠道获得印证:与“深渊回忆”关联的国际资本,似乎正在将资源向东南亚和欧洲的一些新兴智库和政策研究机构转移。

(六)未尽的战争

在团队的内部总结会上,成功扳倒李明远的喜悦很快被更深的忧虑所取代。

“我们打赢了一场战役,”陶成文环视着略显疲惫但眼神依旧坚定的同伴们,“但战争远未结束。对手变得更加狡猾,战线变得更加模糊。思想领域的斗争,注定是一场持久战,一场此消彼长的拉锯战。”

鲍玉佳接口道:“李明远虽然倒了,但他散播的那些经过包装的‘毒种’,依然潜伏在网络的角落,潜伏在一些年轻人的头脑里。我们的‘新芽’计划,任务更重了。”

曹荣荣点头:“我们需要更系统、更前沿地构建我们自己的话语体系,不能总是被动防御。要在科技、伦理、未来学等各个领域,发出更有吸引力、更有说服力的声音。”

马强默默地展示了他的新画:一棵被砍倒的大树,树桩上布满年轮,但在泥土之下,无数细小的、颜色各异的菌丝网络,正以更隐蔽的方式向四周蔓延。

窗外,夜色深沉。扳倒一个李明远,不过是撕开了巨大黑幕的一角。团队知道,净化思想源头的战斗,刚刚进入更复杂、更艰巨的新阶段。第七百五十七章,以一场针对核心目标的成功狙击告终,但胜利的曙光下,是更加广阔和晦暗的战场。记忆与遗忘、真实与虚构、光明与黑暗的角力,将在更微观、更分散的层面持续上演。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