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书盟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二两娘子 > 第261章 第 261 章

第261章 第 261 章(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说小芝麻找她显然是魏楹的托词,他不想她在场。

她只有顺势回来看看女儿。

也罢,她本来就不想上演两女争一男的剧目。

魏楹自己惹回来的麻烦,就交给他自己去解决。

沈寄等着看采蓝怎么处理小芝麻不想穿外衣事件。

小家伙执拗着呢,有时候就是沈寄自己也不太能搞得定她。

因为总是狠不下心,被她一哭就心软了。

就看到采蓝笑眯眯的朝小芝麻过去。

让拿着小棉袄的乳母站开了一点,自己连人带被子把小芝麻抱了起来。

好家伙,得三十斤有多吧。

看来采蓝力气见长了啊,说不定就是抱小芝麻抱多了练出来的。

有她在沈寄省了不少心。

手脚都被裹在小被被里,只露出个脑袋。

小芝麻不依了,使出杀手锏——哭!

采蓝不为所动,就这么抱着小芝麻在屋里走着,口中不住的哄着。

小芝麻哭了一会儿不见效,哭累了便也止住了。

最后采蓝放下她拿来外衣。

这回很合作,衣来伸手。

沈寄心道,看来还真是不能轻易在她的哭声下妥协啊。

至于小客厅那边,沈寄走了,魏楹也没给秦惜惜好脸,“秦姑娘,你这么冒冒失失跑到本官府上求见夫人,你觉得合适么?”

秦惜惜就站在他面前,瞧着楚楚可怜的。

可是魏楹此时可没有半分惜香怜玉的心思。

沈寄虽然还肯对着他笑,但是已经不会再像从前那样无条件的信任依靠他,已经和他有些离心了。

他要是事前知道会有这么严重的后果,绝不会和秦惜惜相谈甚欢的。

可以说,秦惜惜如今头上那顶花魁的帽子,有一半是因为他的原因被人捧场的。

这些他并不计较,在欢场混本就不容易。

而且此前他对这个女子还有几分欣赏。

可今日,她居然敢找上门来,直接求见沈寄。

这就让魏楹很厌烦了。

谁给了你倚仗?他自认并没有什么让人误会的言行。

可之前通报秦惜惜求见,沈寄似笑非笑的看着他。

就差将‘你确定真没对人家做什么’问出口了。

他也不知道秦惜惜怎么就有这个底气找上门来。

魏楹不知道,他自认比其他客人规矩多了。

可是他对旁人都不假辞色,只是对这个秦惜惜另眼相看。

这已经足以让很多人认定秦惜惜是他的红颜知己了。

不然,盐槽二帮的帮主做什么要在她身上砸这么多银子捧她做花魁?还有当时评定才艺表演的名士为何要偏向于她。

如果秦惜惜只是想借魏楹达到做花魁,并把花魁事业推向顶峰,那么她运作得非常成功。

甚至可以成为此后扬州花魁的一个运作模式被学习。

可惜,她要的并不只如此。

其实也怪不得她,八岁就被亲爹卖入青楼,挣扎求存。她早就倦了厌了。

就在这个时候,在一众脑满肠肥的官员、富商还有一方豪强中间,出现魏楹这么一个二十多岁英俊温文的高官。

那真是被周围的人衬得跟仙露明珠一般。

而且,还是不对女人,即便是欢场女子动手动脚那种君子。

有人挨得近了,他会不着痕迹的躲开些。

而且如果有人做得露骨过了他的那个界限,还会露出不悦来。

众人是为了讨他的好,当然不想惹他不悦。

而自己在一旁偷偷观察了他许久,觉得是个可托付终身的良人,便想法设法去打听去接近。

小计策凑效之后,她便成了那种场合他固定的女伴。

她不会做出那些他不喜的举止,而且言之有物。

渐渐的,他也能和她谈天说地讲些话。

她知道,对他来说,她算是在那种场合解救了他一般。

他不能太不合群,可又没办法完全融进去。

所以身边有这么一个善解人意又不会让他为难的名花伴着,无形中就解了他的尴尬。

半年前,扬州府评选新一任的花魁。

她借了他的势,事后向他道谢。

他不在意的摇摇头就过了。

甚至这一年来,她也是借了他的势,才避开了许多纷扰。

一起的姐妹笑谓她是为魏大人守身。

她的确是,因为在接触中她一颗本是波澜不惊的心早已经系在了他身上。

从她打听来的资料看,他是个重情重义的人。

如果自己能够成为他的人,一定可以得到很好地照料,终身有靠。

所以,在肖帮主提出要帮她赎身,将她送给魏大人的时候,她才会积极配合。

至于魏夫人,她有自信可以说服她。

这些年她在欢场打滚,见识过的、经历过的,比一个从小给人做丫鬟、卖小食的女子多多了。

她自信自己的才貌、手腕都比对方更胜一筹。

正当红的花魁肯委身作妾,这传出去绝对是佳话,想必魏大人并不会拒绝。

而且他对自己一直跟旁的人不同,心头应当也是有些意思的。

可谁知道,魏夫人竟然如此清雅脱俗,一点没有曾居人下的局促。

反而透着大气透着温婉,还有她看不穿的心思。

而魏大人,居然翻脸不认人,勒令她必须三天之内嫁给别人。

“惜惜自知不该冒失上门来打扰夫人的清净。只是,肖帮主转达了一些话,惜惜心有疑问,不得不来问个分明。”

魏楹看她一眼,冷淡的道:“让秦姑娘三天之内嫁人的话的确是本官说的。”

秦惜惜有些被他的冷淡冻到,“为、为什么?”

“为了让姑娘死心,更为了让本官的夫人放心。日后难免有人在她面前说三道四,所以本官打算先将事情了了。姑娘既然一心从良,想必也是倦了从前的生活,就此嫁人岂不是正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