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第 372 章(2 / 2)
魏楹和沈寄也是决计不会肯的。
日子到了腊八,沈寄便让厨房准备了一大锅腊八粥。
把客院的八个还在埋头攻读的举子一起叫上过节,还叫了魏柏一家人。
魏楹最近心气不顺,除非是有人到他面前请教,否则很少过问那八个人。
倒是魏柏去得比较勤。
他想着大哥官职高,明面上事情虽然不多,但是皇帝不是要历练他么。
谁知道暗地里有没有什么不能公开的差事?
那八人也知道魏楹事忙,所以甚少来打扰。
要说的话,沈寄对他们还上心得多。
衣食住行都照顾得周周到到的,还考虑到他们的口味。
平日经常让厨下做了淮扬菜送去。
而且特别叮嘱对那个寒门士子不能有丝毫怠慢。
每日的饭菜都必须热气腾腾的送去,不准收人家给的好处费……
她是受过这些罪的,很知道大宅下人们整治人的手段。
都是些很恶心人的做派。
真要理论又不是特别大的事,一般不至于告状。
但如果让人家受了委屈,那如今做的这些事就白搭了。
今天一堆人过节,气氛自然是很热闹的。
沈寄弯腰给魏楹系腰带,“一会儿你可别板着脸。这几天就连小包子都觉得你有些喜怒无常的了。”
魏楹实在是让憋的,心头一股邪火无处可泄。
不过,他也是进了内宅才这样。
沈寄也很担心,魏楹现在真的是整个人都憋得慌。
第一,仕途中道折翼,眼瞅着可以大展宏图的时候,见弃于新君要永远坐冷板凳了;
第二,明知道有人觊觎自己的媳妇儿,却只有防范,什么别的法子都没有;
第三,怕是守国孝守得。
这么长期下去,生理、心理都憋着,怎么受得了?
沈寄手放到他胸口,“先帝是九月中旬去的,这眼瞅着也要满百日了。”
好在守国孝这事儿要到头了。
魏楹按住她的手,轻拍了两下。
“嗯,我会调节的,你不用太担心。休沐的时候,我陪你们娘仨泡温泉去。”
说到这里,魏楹笑了笑。
等下次休沐的时候,可不就出了百日了。
到时候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
反正他如今清闲,就好好过自己的小日子好了。
于是一起出去,热热闹闹的过了个腊八节。
魏楹也和那八个举子说了有张有弛的道理,席间还讲起了自己游学在外的一些趣事。
这一打开话匣子,气氛自然就上去了。
沈寄打发人给裴先生家送了一大盆的腊八粥过去,裴师母也回赠了一盆自家的。
裴先生说他这一生虽然在科举上折翼,但是一个得意门生、一个儿子都是两榜进士,很好的弥补了他的缺憾。
至于裴钰,他想外放,却也不是想就有空缺的。
如今还在候职。
这一科就只有头甲前三名进了翰林院。
由于国丧的关系,就是家里一些很有背景的人都还没有得到实职。
不过,方才送腊八粥,魏楹让沈寄派人带了个口讯过去。
说是有消息,年前新帝要将这一批的进士都安排了。
如果是先帝在位时,魏楹还有把握帮着奔走谋个好缺。
可现在,只怕是弄巧成拙。
不过,凌先生在吏部,如果裴钰真的想好了要外放,也是可以想想办法的。
皇帝年前安排妥上一科进士,这是个收买人心的好手段。
就沈寄看来,裴家日子过得有些紧。
即便有裴先生的束修,还有裴家婆媳在宝月斋的分红。
可她们入的股银本来就少,分的自然也少。
之前倒还好,宝月斋生意好,可国孝期间谁还敢在穿戴上多下功夫?
店都暂时关了,分红自然也没了。
所以,那些在候职的新科进士,除了家底特别厚的,在这京城候着大半年,怕是都有些吃不消。
所以,在年前安排了,让众人心头踏实,能过个好年。
自然人心也就向着新帝了。
还有明年的恩科,选出来的也是效忠新帝的人。
加上之前的大换血,半朝都支持安王的局势肯定是一去不返了。
终于在初雪降临的时候,盼来了魏楹的这次休沐。
沈寄问过那八个举子,结果都是想埋头攻读。
她便嘱咐洪总管把人都照顾好了。
天冷,炕什么的是早就烧好了的,饭菜每日里也是热气腾腾的。
有几个举人比来的时候还胖了一些,这让沈寄很是满意。
既然是做好事,就不能出钱、出力反而落下了埋怨。
反正下人就是主子对什么看得重,他们就一定会上心。
魏楹和沈寄都看重这些举子。
洪总管往下,就没有一个敢不出力或是跟人讨要好处的。
魏楹和沈寄带上儿女上了马车,一路明里暗里可是去了不少高手随行保护。
几乎是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了。
小芝麻和小包子坐在小桌子旁玩玩具。
魏楹的手握着沈寄的轻捏,“好歹熬过这百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