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 第 406 章(1 / 2)
第406章第406章
凌侍郎看他一眼,见他方才有些浑浊的眸子立时清醒了。
心道我就猜你在借酒装疯。
“皇上曾经暗中去过半山寺几次,先皇也去过。”
“去见谁?”
“我还没有打听清楚,你自己去瞧瞧吧。”
魏楹心头嘀咕,难道那小庙子里还有个影子国师,一句话能让先皇和皇帝都听从的?
不应该啊!
有这么一个高僧大德,应该摆在明面上来才是。
不过,终究是条路子,自己就去走一走。
还有,今天他已经把话撂给凌侍郎,也就是撂给皇帝了。
除非他立即被逮捕下狱,或者是被暗杀。
否则大闹安王府让那两兄弟提前相争的事,他干定了。
脓包就得早早挤破才好。
而无辜下狱和暗杀,想来皇帝现在也不好动手。
安王虎视眈眈的看着呢。
自己出了事,再把小寄被掳的事同时闹大,那皇帝脸上可就好看了。
君夺臣妻,坐实了!
所以,皇帝未必不想这么做,只是现在不敢动手罢了。
估计掳了小寄这事,跟安王也有点关系。
不然皇帝忍了那么多年,不该等不了再多个一年半载。
等到收拾了安王再下手不更好?
“我这就进宫去求皇上,也将你提供的消息一并禀告。你千万不要乱来。省得回头尊夫人回家了,你却出事了。岂不是白白失去了夫妻团聚的机会。”
凌侍郎说完匆匆离去,一边不忘让人盯着窅然楼。
虽然他相信魏楹此时不会乱来。
但这件事太大了,牵一发而动全身,不得不慎之又慎!
凌侍郎进宫求见皇帝,将魏楹说的情况告知。
“皇上,魏楹提供的情况正好补上了臣之前查探缺漏的一块。只是那个投向了安王的重臣是谁还不得而知。”
宫里此时有些杂乱,小多子正领着人收拾明日要带去西苑的东西。
皇帝想着沈寄那个态度,心头跟扎了根刺似的,正在不爽。
听得魏楹打算这么鱼死网破的闹一场。
他冷笑道:“如何竟效女子情状?这便是堂堂的大才子、探花郎,还是皇长子的侍读学士?”
凌侍郎笑道,“古来便一向以夫妇来比君臣。在皇上面前,他也无有其他办法啊。不过,此人即便到了此时,也还能立场坚定,这也是忠心的表现了。”
“你又要劝朕放手了?”
“皇上的掌上,应当是万里江山,这是断断不能放手的。至于旁的,都该为这个让位。”
皇帝静默了一阵,“既然知道了个全乎,该做什么你就去做吧。”
凌侍郎心头一凛,居然还是舍不得。
这老房子着火,真是吓人。
却也只好退了出去,安排诸事。
且说魏楹,凌侍郎走后,他在临窗的躺椅上靠了一会儿醒酒。
然后便起身从后门下楼。
管孟迎了上来,“爷,回府么?”
“不回,去半山寺。”
家里也没别的人,回去也是满屋凄冷,回去作甚。
管孟心头疑惑,看魏楹身上带着酒气,着实不知道他为何突然要去庙里,而且还是半山寺。
好在起先担心他喝了酒骑马不稳,已经让人回府把马车赶了来。
这时候正好用上。
魏楹是想自己骑马去的,也好散散酒气。
可是脑袋却有些发晕,便只能上了马车,掀开车帘吹风。
待到绕上了山,酒气已经散尽。
不过,今日总归是用了荤食,对菩萨可是不恭敬的很。
那庙里的高人会不会计较?
半山寺有后台,这话沈寄和他说过。
虽然是个猜测,如今看来可是猜准了的。
不过,他当初以为就是有贵人爱私下到半山寺礼佛而已。
如今听凌侍郎这么一说,真佛可是就在庙里呢。
只是,凌侍郎的消息没探周全。
这个庙虽小,和尚却也不少。总不能一个一个的去找吧。
他也是喝了酒上头,一冲动就跑来了。
这半山寺,沈寄但凡人在京中,每月都要来个两三次,魏楹倒是来得不多。
如今故地重游,想起刚中进士和沈寄来此地游玩的情景,竟生出恍如隔世之感。
管孟奉上了两百两银子的香油钱,魏楹独自进去了。
他站在大雄宝殿的佛像前仰首看着。
他是儒门子弟,一向并不信神佛。
站了半晌去拈香拜祭了,喃喃道:“临时拜佛脚不知道还有没有用?”
沈寄常来,每季都给庙里的和尚送僧服僧帽等。
也常和火头僧谈论些素食的做法。
魏楹知道,他一个人单独来,肯定会有熟人问一问沈寄的情况。
说起来,她和这半山寺的和尚也有断断续续十来年的交情了。
当初她还戏言,这半山寺肯定有后台。
没准他在官场上什么时候遇到些事儿还能借一借力。
就是猜错了,也没关系,她喜欢这里的素面,日常的送些东西来也不费事。
到后来,半山寺大日子对外限量供应的素面,每每便会给她留下一些。
什么时候来了,她和两个孩子都能吃到。
这一回,她破天荒的近两个月没来了。
而现在自己来了,那些和尚怎么都会问一声才是。
虽然不知道哪个才是真佛,可是总是近着些。
而且这本就是没办法的办法,权且试一试罢了。
果然,没一会儿,便有小和尚来请魏楹到一名辈分颇高的广德大师处小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