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书盟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吃货的摆摊日常(美食) > 第085章 辣子油鸡丁

第085章 辣子油鸡丁(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借着微弱的烛火,瞧着被红油润泽的鸡丁,没忍住馋虫,她偷吃了块,只有外面一层辣油的香气,味道还不错。

突然什么,她拉长了脸:“完了,才刚刷过牙,又要再刷一遍。”

金鸡三唱,东方既白。

经过昨天大伙一致投票,全票通过今天吃凉面的决定。

夏日炎炎,谁能抵挡得住凉面的魅力呢?

给煮熟的面条过了凉水,准备好拌面的料汁碟,大家自行斟酌调料,喜欢吃什么料汁,加什么。

宋荔往碗里添好料汁,从陶罐里挖来一勺辣子油鸡丁到碗里,搅拌开来,当每根面条裹上暗红色的油水和酱料,晶莹剔透,鸡油的香气和油辣子的芳香,扑鼻而来。

小翠见了,也学着加了一点点辣子油。

宋荔见那一丢丢辣子油,加了跟没加似的,摇摇头,低头嗦面。

普通的料汁拌面,都会很香,加了辣子油鸡丁的拌面,果然风味更佳,每根面条表面裹了一层红彤彤的油脂,又辣又香,面条劲道爽滑,还有干香干香的鸡丁,被煸炒干水分的鸡丁,很有嚼劲。

经过一夜浸泡入味,鸡丁咸辣干香的风味,叫人欲罢不能。

一口气嗦完面条,她又盛了半碗,加了多多的黄瓜丝,辣子油鸡丁,一次性吃了个痛快。

从前买的某妈鸡油风味辣子油,里头的鸡块真是叫人回味无穷,宋荔最爱里面的鸡块,每次吃不够,后来便学着尝试复刻,叫自己吃鸡块吃个爽。

一共做出七罐,她给家里留了两罐,剩下五罐,带去丹朱街售卖。

经过胡椒脆皮肠,让宋荔发现这群世族小姐公子们,不乏也有比较能吃辣的人。

别人买不买,宋荔不敢打包票,反正杨安慧指定会买一罐尝尝。

她把五只小陶罐放到竹篓里,下头垫着稻草,看得跟个宝贝似的。

可不得宝贝么?

这一罐辣子油鸡丁,能卖到二两银子呢!

里头的鸡丁不值钱,最值钱的是香料和辣椒,光是香料的成本,都要四五百文,不卖个二两银子,对不起她熬了许久的辣椒酱。

*

宋荔跟青芝商议的事,没瞒着杨安慧,所以这日没等午饭,杨安慧带着青芝来铺子里告知进展如何。

接过张小花递来的菜单册子,才要了蜜糖冰粉,准备点些小食,无意翻动着,翻到新页,上头描绘的辣酱栩栩如生,还有肉块……

她心口狂跳,低头瞧去,关于它的吃法,炒菜调味,佐餐凉拌了吃,可以保存五日,最好尽快食用完。

杨安慧立即买来一罐,打算带回家拌面吃试试。

哪知辣酱到手后,她揭开盖子一瞧,立刻被这股油辣子的香气迷住,鬼使神差尝了一口鸡丁,便一发不可收拾。

等杨安慧将罐子里的鸡丁挑出来,吃得差不多了,临走前,准备再买一罐带回家,她运气不错,买到最后一罐。

后面来问辣酱的王福见了,点头哈腰地笑了笑,不敢有丝毫埋怨。

买不到铺子里的辣酱,好在有一种名为干辣椒的香料售卖,听说辣酱的主要香料,便是用的干辣椒,王福当即决定买些带回家。

早在去年,他已经吃过一种干辣椒烹制的麻辣烫,微麻微辣的口感,有着神奇的力量,刺激着人的味蕾,叫人胃口大开。

直到现在,王福也会隔三差五遣小厮去东市铺子,外带些微辣骨汤的麻辣烫解解馋。

与此同时,东市“一点小食”铺子,这日开始张贴告示,限量售卖干辣椒的消息一出,立即引来一批喜爱辛辣香料的走商。

去年他们吃过这种香料,那呛鼻又辛辣的香气,令人恋恋不忘,听说铺子终于又要售卖这种香料,立刻蜂拥而至。

木湘湘闻着空气里的辛香,觉着辣得慌,不理解这群走商为何如此痴迷这种灼痛嗓子的香料?

才新出的干辣椒,五十文钱一两,每人限购二两,依旧有人愿意花银钱购买。

后面有走商感叹:“今年只能每人限购一两,今年能购得二两,看来产量要上来了。”

尽管大家知晓后面的干辣椒可能会售价便宜,可你不买,就被别人买走了,又是真的喜爱辣椒的风味,便也掏钱跟着买了。

丹朱街铺子里的干辣椒,卖的量不多,宋荔也不着急,等着辣酱的后续反应。

青芝跟着小姐离开前,告知已经传信回去,最多三四天功夫,她堂妹会从老家过来。

青芝还让叔伯们帮忙问问看,还有没有跟堂妹一样合适的人选。

宋荔没太敢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闲暇时间,找了牙婆帮忙寻摸着。

次日,她带来都是六罐辣子油鸡丁,陆陆续续被人遣丫鬟和小厮买走。

后面还有昨天的回头客准备复购,得知已经售竭。

王福捧着自己好不容易抢到的辣酱,用胡椒脆皮肠蘸了辣酱吃,发现风味独特,跟市面上的黄豆酱、红酱和肉酱的发酵风味完全不一样,这种辣酱并非发酵,是以热油烹制,油水足,油香浓。

尤其是里头的鸡块,裹满了红油,有些类似宫保鸡丁,又比宫保鸡丁多几分干香韧劲儿,很有嚼头。

鸡块吸收了红油的香味,很入味,越嚼越香,红油也吸收了鸡油鸡髓,咸香无比,飘香阵阵。

唯一缺点,便是香辣太过,辣得王福猛挖了好几勺芋圆奶茶,才解了辣。

难怪菜单册子上标注,能凉拌佐餐,加一点点拌个饭,或是拌个面条,应是不错。

随着每日限量售卖的辣酱,关于讨论干辣椒这种新香料的话题越来越多,也让干辣椒有了一定知名度。

私底下,已有几位香料铺子的掌柜寻到宋荔,想要采购这种香辛料,在自己铺子售卖。

目前干辣椒处于不够卖的状态,新一批还要到下个月才能收获,宋荔并不担心销售渠道的问题,于是婉拒了。

又过了两日,这天准备打烊,有位二十出头的年轻女子找到铺子里来:“谁是宋荔宋掌柜?”

宋荔越众而出,见对方步伐沉稳,生得高大健硕,叫人瞧着就很有安全感:“你是青芝的堂妹?”

问完,她觉得不对劲,不是说要等个三五天,这么早到了?

对方摇摇头:“俺不是,俺是高老爷家的家生子,刚从老家赶来。”

宋荔算了算日子,从京都到凤仙郡,路程要个六七日功夫,高大人离开凤仙郡也不过才五天,传信到京都,应是来不及:“你老家不在京都吧!”

“是啊,我老家在苏州,离这边近,得了高老爷的信,这才动身赶来投奔你们。”似是怕被拒绝,青年女子赶忙从包袱里取出籍契:“我现在是自由身,只要管我吃饭就好,我不挑食,就是饭量大,力气也大,由我护着副掌柜,保管没人敢靠近。”

宋荔问:“你力气有多大?”

对方环顾一圈,最后定格在铺子外安放的,套在驴子身上的木车,指着说:“我一人能搬动它。”

说罢,演示了遍,平时要两人才能擡动的沉重木车,她一人便能擡起,力气大,还会些拳脚工夫,还是高大人家的忠仆。

等打烊后,宋荔将人领回小院,拉着干娘到一旁说了阿虫是高大人派来的事儿,询问干娘的意思。

周万春纳罕:“她叫阿虫?”

宋荔点头:“嗯,说是贱名好养活,家里人给取的。”

路上赶着驴车,阿虫一五一十将自己的经历道来,包括取名阿虫的来龙去脉。

周万春沉吟片刻:“既然人都来了,先留下看看,如果不行,再给人送回去。”

宋荔也是这样想的。

吃饭的问题好解决,住宿不好解决,让梅嫣住在耳房还行,一个陌生人跟她同住,宋荔十分抗拒。

好在阿虫不挑,有个遮风挡雨的屋子就好,家里杂物间较多,腾出一间,放置张木床,便是卧室。

晚饭桌上,今日家里做了豇豆饭。

菜园子的架上,隔三差五,垂挂满了豇豆,近来陆续晒了些干豇豆,留作秋冬焖肉吃。

今日架上的豇豆不多,特意烧水焯断生,有些划不来,又想到好久没吃菜饭,便做了豇豆饭。

捧着一碗豇豆饭,配着酸甜藠头,肉沫茄子,阿虫一口气吃下两碗,这是第三碗……

看得其他人目瞪口呆,不敢置信。

她们顶了天,吃个两碗,少有见人一口气吃这么多。

眼见阿虫吃完第三碗不见饱,眨着眼睛:“我是不是吃太多,吓到你们了?”

宋荔见对方似乎还没吃饱:“还好,你还没吃好吧,我去给你煮点面条,你能吃多少?”

“一碗就好了。”阿虫抓抓后脑勺,不好意思说:“你们的饭碗太小了,平时我用家里的碗,只吃两碗就饱。”

宋荔默默又往锅中多扔了些面条,煮了两碗面,生生叫阿虫吃得有些撑。

饭后阿虫打着饱嗝儿,摸着肚子:“我的老天爷,你们家的饭菜好香,吃得真饱,好久没吃这么舒服了。”

宋荔:“没事,以后想吃多少吃多少,我们家粮食管够。”

不就是多焖些米饭么,她们家不差这点粮食。

第二天,阿虫充当着打手,跟着干娘一起去绣坊上工。

阿虫体格壮实,往那一站,挺唬人,方圆几尺,无人敢靠近。

即便没有阿虫,倒也没人敢觊觎她们母女俩。

府衙的判决下来了,孙三当街纠缠调戏妇女,被判处杖刑四十,罚作两个月修筑城墙的苦役。

宋荔心情倍好,除了判决下来,大快人心,也有今早出门时,瞧见种植的土豆块茎冒出土壤,有鹅蛋大小。

花苞凋谢后,不见植株拔高,想来是肥料供应到了土壤里的土豆块茎,估摸着下个月,她能收获到若干土豆。

马上可以吃到酸辣土豆丝,光是想一想,都觉得日子越来越有奔头了。

又一日过去,青芝的堂妹拿着介绍信来铺子里。

双方简单介绍,了解工作环境和工钱,盼盼正式上工,每日跟着宋荔一天来回奔波巡视铺子,遇见没什么宵小,日子过得倒也平淡。

时光如梭,来到下旬。

城外的第一批隔离的难民们,过了观察期,被引入城中,青壮年男子以工代赈修筑城墙,换取一日温饱,及丰厚工钱。

妇孺老少这边,也有商户们挑挑拣拣,带去铺子里做活。

有府衙提供的住处,通过上工,这群因为灾祸无家可归的流民,每月能领到一笔工钱,在凤仙郡有了对未来生活的希望,也努力凭双手在这里安定生存下来……

随着流民安定,城中突然传出以商税抵扣工钱,让灾民在城内谋生的法子,是由一位宋掌柜提议的。

莫名其妙,叫宋荔美名远扬,收获一波灾民们的好感。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