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书盟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吃货的摆摊日常(美食) > 第105章 手抓羊排

第105章 手抓羊排(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毛芋,又叫水芋头,这种芋头的黏液触碰到手掌皮肤会发痒。

刚才焯过羊排的开水也没浪费,拿来烫芋头,用菜刀轻轻一刮,很容易去皮。

很多贩子会售卖提前去皮的水芋头,普遍是用麻袋套着水芋头不断摔打,这样出来的芋头有伤,沙粒很容易跑进去,吃着咯牙。

自家吃的,料理得仔细些,很快处理好的水芋头,拌上米粉,一起上锅蒸。

厨房交给小翠,宋荔清闲下来,到菜园子围栏前打量两块土豆地。

最早播种的土豆,这时植株绿叶茂盛,开着小白花,以她前几个月的种植经验,大概泥里已经开始长小土豆蛋了。

另一块地的植株略矮些,不如前面一块碧绿青葱,也能看出蓬勃的生机。

想到上次种土豆,土壤层过浅,导致许多土豆颜色发绿,龙葵素毒性强,没法子吃。

趁着清炖羊排要废些时间,她到杂物间取来把铲子,更换了旧鞋,这才进了菜园子。

蹲下身,用铲子将较远的泥巴拨弄到土豆植株的根系,给它堆埋起来。

晒不到阳光,这样总不能又给她变绿了吧!

拨着拨着,没忍住好奇挖了些泥巴,看到一颗颗鹌鹑蛋大小的土豆果实,成果喜人,宋荔眼中也有了喜色。

这么多!

未来一个月只要顺顺利利的,没什么天灾人祸,不下雪,不下冰雹,这些土豆能让她收获到几麻袋的果实。

狼牙土豆、炕土豆、土豆鸡蛋饼、土豆泥,还有土豆丝卷饼等各类美食,甚至当土豆多得家里吃不完,可以做些炸土豆片售卖!

查看完,她将泥土重新覆盖回去,给两块土豆地全部盖了土,累得直不起腰来。

土豆地旁边的萝卜白菜苗青葱水绿,一天一个样,才几公分高的秧苗,两日不见,似乎拔高了许多。

从菜园子出来,更换了干净的布鞋,将鞋子洗刷干净,铁铲送回杂物间,进了厨房,小翠忙活得七七八八,准备开饭了。

宋荔揭开瓦罐盖子,用筷子插着羊排,很轻松插入,足以可见炖得多么软烂。

用食盐、五香粉、葱花、蜜糖,少许香油调个料汁,小翠将羊排切好,摆在盘中,盛了三盘出来。

不吃辣的人,蘸着料汁吃,宋荔爱辣嗜辣,给自己弄了碗不加辣的料汁碗,另一碗料汁里添了两勺辣子油几块,搅拌开来,直到碗里的料汁红彤彤,这才满意。

宋荔才拿起块羊排,见到对面盼盼和阿虫盯着羊排眼睛都快红了。

她啃到一半,那两人已经啃完一根羊排,意犹未尽地嗦着排骨里的骨髓汤汁。

手抓羊排肥美丰腴,肉质幼嫩,炖得软烂脱骨,一口气吃下四五根羊排,蘸着五香粉和香油的料汁,有些腻味了。

宋荔立马换上辣油的料汁,一手握住根肥瘦相间的羊排,一手端着料汁碗,让每一块羊排肉饱满地沾上辣油料汁,羊肉上裹着一层晶莹剔透的红油汁,积蓄的辣椒油变成鲜红小水珠,落在料汁碗里,滴滴嗒嗒。

嗷呜一口,入口鲜香火辣,似一把点燃了味蕾,好刺激。

一层肥美的脂肪,包裹一层细腻嫩滑的羊肉,层层叠叠,蘸着红亮的辣椒油,嘴巴里包着满满的肉肉,满足得不得了。

肥美的羊排配辣椒很适合,吃着一点不觉得肥,香滑美味,辣椒还能起到解腻的作用。

秋冬季节最适合滋补,又有贴秋膘的说法,温补的羊肉,成为吃货进补的首选。

吃过手抓羊排,炖羊排的清汤,加了食盐、葱花,少许胡椒粉,又是一碗极鲜的羊汤。

胡椒的浓烈芳香,去腥增香,热汤熨贴着肠胃,消融了寒气。

吃肉喝汤,最是惬意。

*

第二天午后,宋荔得了闲,带着盼盼去北市。

巡视两家铺子后,见小月忙着数竹签数,她在糖水铺子转悠一圈,等食客走了一波,不太忙时,找到小月说话:“你想去京都的铺子做管事吗?你现在还年轻,可以出去多闯荡,增长阅历,京都繁华,人人向往。”

“去京都?”比起京都的繁荣,小月更在乎实际点的东西:“宋掌柜给我多少工钱呢?”

这是心动了,宋荔道:“同阿蒲一样,管事的工钱与铺子的营收挂钩,月奖拿得多,工钱自然也多。”

“我愿意。什么时候去?”小月知道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有的人喜欢安定生活,有的人想要替自己谋个好前程,谁愿意一辈子当个跑堂呢?

宋荔让对方稍安勿躁:“再等等,先跟着阿蒲学习打理铺子,过个一两月再说。”

又说:“跟着阿蒲学管理铺子的时间里,工钱还是按跑堂算。”

小月道:“这是应该的,哪怕不给工钱,我也会跟着学。”

这边敲定好后,接下来在凉皮铺子和糖水铺子门前各自张贴招工启示,没招到跑堂之前,还得让小月来糖水铺子做兼职,两边跑。

巡视完两间铺子,又去“一间自助”铺子转悠一圈,许是物美价廉,吸引来无数走商,铺子每日排满了食客,即便随着天气转凉,开始增加一成的食材,延长了营业时间,仍是供不应求。

不怪这家铺子生意红火,外地来的走商,对凤仙郡本地不了解,寻了客栈掌柜打听哪有吃饭的好去处?

从前一股脑子地推荐东兴楼,现在东兴楼倒闭,掌柜们多半会提起北边集市的“一间自助”,物美价廉,口碑好,且只需一百二十文,便能吃到上百种类的美食。

食客一听这样奇怪的用餐方式,来了兴致,巴巴去铺子里光顾,看个新鲜。

哪知菜品的味道意外的不错,回去感谢客栈掌柜推荐的食肆,下次还来,出了凤仙郡后,跟路人唠嗑,提起凤仙郡的风土人情,还有一间物美价廉的自助铺子……

客来客往,良好的口碑,形成了循环。

这日宋荔来铺子时,听到没法子进来用餐的食客,操着一口外地口音,说道自己听人介绍,特意来凤仙郡做买卖,并且品尝美食,结果没吃到,试图让她们通融一下。

考虑到菜品不够,阿蒲婉拒了对方,并且送了些茶叶,表示歉意。

一番话合情合理,外地走商也不好再苛责什么,只好明天早些过来排队。

同阿蒲说了小月来学打理铺子的事,解决完琐事,宋荔返回丹朱街,路上渴了,便拉着盼盼在一家茶铺子,要来两盏渴水,一碟子绿豆糕。

街边小铺子的点心,不似高大上的冷水铺子和点心铺子,将糕点雕琢得精致,看着平平无奇,入口却是绵绵沙沙的绿豆泥融化开来。

没添加别的馅料,一整块绿豆熬出来的豆泥,熬干水分,加了糖,按压结实,切成正正方方的块状,只有清清淡淡的甜味,以及绿豆泥的清香。

拿起一块杏仁黄的绿豆糕,力气大些,糕体容易散开,叫人恼火,用勺子舀着吃才好。

岁月不居,时间如流。

过完月底,时间飞逝到了立冬。

立冬这日,冷空气进入凤仙郡,湿冷的寒风,恨不得往人的骨头里钻。

阿虫欢喜:“幸好我听了宋掌柜的话,打了棉花被褥,晚上盖着可暖和了。”

她买棉花时,手里银钱不够,还问宋荔支了些工钱,第二个月立马还上了。

盼盼想到昨晚天气骤寒,自己窝在棉花被里柔软暖和的滋味,说不上来,就是感觉无比幸福:“是啊,我也打了棉花被,托人给家里送来些棉花回去,这真是个好东西啊,比柳絮和葛布暖和多了。今年咱们都不用受冻受冷。”

小翠插了句话:“我今天听说棉花又涨价了,早知道当时应该多囤些,现在拿出来卖,一定很挣钱。”

大家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好,今年收成不错,但凡家里认认真真劳作,有些余钱的,大部分都在夏日棉花低廉时,打了棉花盖被。

一小部分游手好闲,或是流连牌桌的赌鬼们,被冻得瑟瑟发抖,听说棉花很保暖,好不容易东拼西借,借来点银钱买棉花,结果被告知涨价了。

自己借来的这点银钱,根本打不了一床棉被。

这日忙到铺子打烊,木湘湘跟往常一样等待周副掌柜清点账目,收走钱箱子里的银钱,下工回家。

路上买来扇排骨,家里日子过好了,日日能尝到荤腥,没那么渴望大肥猪肉。

渐渐的,也能理解为什么宋荔不爱大肥猪肉,偏偏喜爱排骨?

大冷天,喝上一碗热腾腾的排骨汤,美得很。

路过府衙,见告示榜前围着一圈人,也跟着过去瞧了瞧。

如今她认得些字,除了些生僻字,半蒙半猜,能看懂个七七八八。

上头张贴的告示,共有两条,一则大力鼓励未婚已婚的女子从事纺织,二则城中对公然调戏女子的不正之风还会严厉打击……

第二天,宋荔听木湘湘说起这个消息,下意识想到——府衙可能计划以纺织棉布为凤仙郡的产业支柱,打算大力发展棉布行业。

纺织棉布,需要大量的织娘。

府衙认识到织娘的重要性,自然而然,女子的社会地位得到提升。

蓦地心湖澎湃,因为她也是千千万万女性受益者里的一员。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