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书盟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吃货的摆摊日常(美食) > 第131章 狼牙土豆

第131章 狼牙土豆(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对于这种新鲜食材,不乏有食客乐于尝鲜。

狼牙土豆条被煎得外酥里脆,撒着葱花与芫荽,一道送进嘴巴里,咸鲜与焦酥的口感,轮番登场,紧接着是生脆生脆的口感,裹满了丰富的佐料,轻而易举俘获了食客的芳心。

狼牙土豆一出,替“一点小食”和糖水铺子招揽了不少食客。

小翠乐得见牙不见眼。

阔别了酷暑与冰粉后,铺子的生意一直半温不火,每日到手的月奖少了大半,只能拿死工资。

听到木湘湘家与她家二叔合伙购置了间商铺子,小翠是既羡慕,又叹气。

羡慕木湘湘有父母帮衬,自己只能单打独斗,她想要买一间商铺养老,大概需要不吃不喝做工七年。

这样一想,小翠立刻放弃了买商铺的念头。

终于盼到立冬后,铺子里开始卖麻辣烫,生意才开始好转。

近几日农户家的马铃薯大丰收,价格不便宜,铺子里新上了狼牙土豆,小翠觉着这种素菜卖得太贵,还怕没人买,一开始只炸了十几份售卖,哪知才挂出价格牌,不到一刻钟炸马铃薯条全部售卖完。

好在铺子里有没用完的马铃薯,让跑堂帮忙削皮,用特制的波浪菜刀切成厚度均匀的土豆条,用清水洗去淀粉,下锅油炸,拌个料粉,现做现炸。

刚出锅的狼牙土豆,热乎乎的,烫嘴,用竹签叉着吃,焦焦油油的,哏啾啾。

第二天,小翠就发现同一条集市上,有两家食肆铺子也跟风做了她们热销的单品狼牙土豆,偏偏比她们便宜一文钱,铺子里的顾客还不少。

只是这些食肆铺子没有特制菜刀,切成土豆长条,不似她们糖水铺子的波浪纹土豆条。

学她们没什么,可比她们便宜一文钱,叫小翠跟吞了只苍蝇似的恶心。

回到家,她跟宋掌柜提起了这件事。

宋荔十分淡定:“没事,咱们不是有自制味精粉么,我们的狼牙土豆,只能复制出色相,复制不出味道,等过些日子,食客有了对比,自然会去自己更喜欢的那家铺子。”

何止狼牙土豆,丹朱街铺子的炕土豆,也有许多食肆学着做,导致小土豆的价格节节攀升,比大土豆还昂贵。

这些小土豆蛋,不得农户们的喜爱,扔在地里浪费,于是被大家收集起来留种。

哪知市场上偏爱食小土豆的食客很多,贩子挨家挨户来收购时,木二叔得知了,从杂物室里背出一筐子小土豆,面上难掩喜悦。

本以为不值钱的东西,哪知收购价颇丰,怎能不令人惊喜?

小土豆的价格,比大土豆翻了一番,木二叔点清了铜板,咧嘴傻笑。

才合伙买完商铺,家里日子不好过,十多天了,家里连点荤腥都没沾过。

眼看家里的食盐罐子快见底,米粮油家里都有,这些不缺,只是眼看马上要过年,别人家开始裁冬衣,自家还没个着落,靠着卖土豆挣上一笔,缓解了肩上的压力。

见贩子将筐子里的小土豆倒腾出来,突然想起什么,木二叔拉着贩子问:“我大哥家也有这种小土豆,你们要收吗?”

小土豆蛋,在城内供不应求,贩子当然收:“收啊,你大哥住哪儿,也是这个村子的吗?”

木二叔:“在城里,乐安巷子,姓木,你到了乐安巷,问人一打听,就知道怎么走了。”

送走贩子,木二叔跟自家媳妇嘀咕:“这些城里的人真奇怪,放着好好的大土豆不吃,偏爱吃这种没人要的小土豆蛋。”

他媳妇不关心为什么小土豆蛋收购价更贵,只关心询问:“今晚咱们吃什么,好久没吃肉了。”

同样的感慨,在木家也在发生。

望着餐桌上的葵菜,小咸菜,炒土豆丝,木湘湘不由感叹:“从前家里过得宽裕时,餐桌上顿顿有肉有鱼,吃腻了大肥猪肉,咱们学着宋荔买排骨吃,排骨肥而不腻,炖出的汤水也是极香的。自从买了商铺,咱们家天天吃葵菜,我都吃腻了,还有这道炒土豆丝,油都舍不得放,完全是清水煮熟的,一点油水都没有。”

看不到油水,一点胃口都没有。

放下碗筷,木湘湘又叹:“真是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啊!”

木氏道:“再忍忍,不是说下个月月初,南市要开始投入使用了,等顾客聚来后,咱们铺子就能租个好价钱,到时阿娘给你做肉沫蒸蛋吃。”

听到肉沫蒸蛋,大半个月没有沾到荤腥的木湘湘,忍不住直咽口水。

入冬后,家里母鸡下的鸡蛋少了,偶尔有一两个,也被阿爹阿娘拿去换盐,木湘湘现在馋地恨不得能吞下一头大肥猪。

每日都在期盼快点熬完这个月,到了下个月,将商铺租出去后,一定要吃顿丰盛的美食。

安慰完自个儿,木湘湘又捧起饭碗,就着干蹦脆的咸菜,吃下半碗饭。

院门被人敲响,弟弟木一鸣屁颠屁颠跑去,很快又气喘吁吁跑回:“阿爹,外面有贩子说是木二叔介绍来的,要买咱们家的小土豆蛋。”

卖掉小土豆,家中剩下半筐子大土豆,本是留着自家吃,现在只好用作留种。

卖掉小土豆蛋和大土豆的银钱,木家人不敢乱花,手里没钱,心慌慌,攥着这笔钱,应对突发情况。

万一她们铺子不太好租出去呢?

没有油水,吃得多,饿得快,在厨房烹制炸鸡等炸货,馋得木湘湘哈喇子都快流下来。

打烊时,宋荔来东市收走钱箱子,在竹筐里挑来两只肥美的野兔塞来:“才买了商铺,最近家里日子不好过吧。现在入冬了,兔子不好逮,田管事孝敬来的山货,特意给你挑了两只肥美的,补补身子。”

木湘湘提溜着两只肥兔子,感动得差点落泪:“好久没沾荤腥了,感谢的话,说着见外,谢了。”

回去后,木父将肥兔子放血剥皮,七八斤重的兔子,只取了四分之一,丰腴的脂肪,干煸得滋滋冒油。

给干煸好的兔肉块,煨上滚刀土豆块,肉香四溢,引得三姐弟盯着锅子,咕噜咕噜吞咽口水。

自从木湘湘去“一点小食”铺子做工后,家里餐桌几乎没缺过肉食,这样的画面,似乎很久远。

木父摇摇头,将剩下的一只,并四分之三抹上盐巴,冬季气温低,食物抹上食盐,能保存一些时日。

两只兔子不能一顿全霍霍了,得精打细算着吃,这样每天都能尝到点肉味,足够支撑到下个月女儿发放工钱。

四分之一的煨兔肉,每人碗里分来几块,木湘湘用手拿着啃,吃完兔肉,连手指上的油脂也不放过,嗦个干净。

白天里,来铺子光顾吃骨汤麻辣烫和狼牙土豆的食客,除了贩子和走商,还多了一批绣娘织娘。

随着种植棉花,大肆发展棉布棉纱等,这批绣娘织娘进入各大布行工作,手脚勤快些的,每月工钱比三等绣娘还高,按计件算,最拔尖的绣娘织娘一月能得二两银子,差一些的,也能赚个八百文到一两银子。

绣娘织娘赚到的工钱,比普通男子挣的工钱还高,也能养家,于是在家中逐渐有了话语权,偶尔也会到集市逛街,买些衣料脂粉,愉悦自我,当然也不能少了美食。

“一点小食”铺子和糖水铺子售卖的狼牙土豆,最大的食客群体,便是来自于这群绣娘织娘们。

叶贞是薛记布行的一名织娘,付雨是金玉绣坊的绣娘,两人因为一盒胭脂水粉投缘,上个月一起逛集市,终于等到郭雨今日得空,两人结伴一起到北市的糖水铺子吃麻辣烫。

“你们绣坊似乎管得不严,你不是奴籍么,还能隔三差五溜出来?”

付雨:“不做工的时候,同管事知会一声,也可以出来走动,只要在傍晚前赶回绣坊就好。”

叶贞看她不容易:“你要攒钱赎身,今天这顿我请你。”

付雨:“怎么好意思叫你破费,我自己也能负担得起。”

说话间,两人来到糖水铺子。

进了铺子,发现铺子里除了她们,另有十数名织娘绣娘围着铁锅子,捧着粗瓷碗,品着滚热的骨汤。

见了两人,有熟识叶贞的织娘招手:“快来快来,这边还有位置。”

叶贞与付雨才落座,后面来的两名织娘,找不到空位,只能坐在小马扎上用餐。

马上要发工钱了,织娘们辛苦上工了大半个月,可不得吃点好的,售价十文钱的狼牙土豆,眼睛不眨的就要了份。

叶贞一口气拿了十来串麻辣烫里的鱼丸、猪肉丸,一次吃个过瘾,满足得不得了。

看得另一桌贩子们眼红不已,有人忍不住嘀咕:“这么能花银钱,也不知道哪个冤大头能养得起?”

旁边有人打抱不平了句:“人家织娘很挣钱的,我一个兄弟的婆娘就是在布行里做织娘,一个月能有九百多余,听说做的好的,一个月能有一二两银子。”

一人接话:“一二两银子,能挣这么多?女子比咱们男子还能挣钱了,凭什么?”

另一人愤愤不平:“就是,看她们手无缚鸡之力,能做点什么?咱们走街串巷做买卖,竟是比不得这些女子挣得多,叫女子骑到头上。”

替织娘说话的小贩又道:“现在世道变了,我跟你们说啊,别小瞧女子,人家有耐心,又细心,能纺织棉布棉纱,咱们身上穿的这些棉布,都是她们纺织出来,我要是能娶到个织娘做夫人,还不得给我乐死啊!”

“嘁,原来想吃软饭啊!只有没能力养家的男人,才会让媳妇出门做工。”眼红织娘的贩子面露鄙夷。

小贩道:“我当然想吃软饭,难道你们不想吗?”

这话说的,其他贩子美滋滋脑补一番自家媳妇每月挣回个一二两银子,再给自己生个大胖小子……

嘿,别说,这碗软饭看着,似乎还挺香。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