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6章 房地产商米小粒(1 / 2)
日子总是过得很快,几个月的时间眨眼过去了。
这段时间米小粒一直在都城里搞房地产开发,赚的是盆满钵满。他算是体会到了什么叫风口来了猪也会飞。虽然这么说对自己很不友好,但这确实是事实。
从投资纺织厂这件事就能看出来,他跟闻天音经商的能力很一般——说一般其实属于自夸,说完全没有也毫不过分。
然而就是这么个没有商业头脑的米小粒,就仗着他精湛的盖房子机关术,居然就挣了两辈子加起来都没见过的钱……
他的套路其实简单的很,完全就是在复刻当代房地产开发的套路罢了——
首先,从国家申请一笔贷款,把某片价值不大的土地给买下来,拆迁之后大搞配套基础建设——目前就只有通上下水这一样,因为钢铁产量不足,所以供暖这事儿暂时无解。不过好在他盖的房子保温效果好,烧烧壁炉冬天就暖和得很。
其次,给小区附近配套医院、学校跟商场。这些公共建筑都是米小粒自掏腰包建起来的,他拍着胸脯没花奉离一分钱。当然了这也算是他投桃报李,因为奉离从国库里借给他买地加拆迁的钱,可是一分钱利息都不要。
最后就是盖房子了。米小粒挣钱多也与这个有关——他既是开发商,又是建筑商,里外这些钱都让他挣走了。
等小区完全开发完毕,往市面上兜售的时候,高档一些的,诸如花园洋房这种能卖到一两千两白银——也就是一两百万钱;普通的居民民房在两三百两白银,大约是洋房七八分之一的价格。
这种价格委实谈不上亲民,但架不住这里的人没见过自来水,没体验过淋浴,更没体验过抽水马桶带来的那种洁净与舒适,所以哪怕价格并不便宜,照样卖得十分火爆。
第一个小区的钱收回来之后,米小粒还了奉离的贷款,最后居然还剩了一多半,甚至足够他独立开发第二个小区。
米小粒当然不甘心一个小区一个小区的开发,他再度加杠杆,从奉离国库里贷款,又向米如星借钱,然后一次性开发了十多个小区,俨然要把整个都城建设成全新的居住友好型都市。
然后他就被套牢了……
道理很简单,都城哪有那么多有钱人?当有钱人纷纷购买他的新小区之后,老房子就腾出来了,米小粒又不可能把这些房产全部收回开发,所以二手房市场价格慢慢就下来了。
他当然也可以加大投资,把市面上二手房产的价格炒上去——但那就违背他投资建房的初衷了。
他当然也可以把新房子的价格降下来,但那也不行——少挣钱打在其次,过去高价购买房产的那些人可绝对不会答应的。
没办法他只好推出了房产贷款,把自己手头的钱借出去,让老百姓买自己的房子。
于是乎米小粒把前面所有挣的钱又都扔回去了,他自己只挣了账……
说实话,要不是他两口子威名赫赫,这账百分之百得坏掉,那些百姓能还钱就怪了!
最后的最后,米小粒不得不把这些账一股脑卖给奉离,而且是打折出售的。
一来二去,米小粒又把自己前期挣的钱全都还回去了,令他不得不感慨,自己还真像风口上的猪,风没了猪是飞不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