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42 章 徐州之战,启(2 / 2)
原本历史上的刘备可以,但架不住刘哥嗓子坏了,很难自已带兵打仗,这就导致必须得培养关羽。
话分两头。
刚刚从梁国水陆并进的秦军就有些恶心了。
正所谓三军未动,粮草先行。
赵云护送着粮草,领着三千骑兵在前方开路。
库咚——
“将军不好了!”
“河里全都是木桩和石头,船底都被磕破了。”
“前面有不少船只都沉了,粮食也被水给淹了。”
几名士兵策马赶回,对着赵云禀报道。
“什么?”
“我去看看!”
赵云神色一怒,立即骑着马向前方疾驰。
片刻后,便见到前方有数艘船只确实已经沉入水中。
“水路必须畅通。”
“否则无论是行军,还是将来沿岸的农田,都会受到影响。”
“传令,暂停行军,令民夫下水打捞石头,拔除木桩。”
赵云略作思量,便做出了决定。
“可如此一来,行军速度势必会被拖延。”
吕旷焦急的说道。
“主公平定天下,乃是为了让天下百姓过上安生日子。”
“我们可以放弃漕运,但沿岸的百姓可能放弃良田?”
闻言,赵云质问道。
“末将明白了!”
吕旷肃然起敬,立刻去安排清理河渠。
行军需要渠水,就算放弃漕运,那农田的灌溉也需要畅通的河渠。
豫州是自家的豫州,若是不予理会,等到雨季之时,河渠之内被石头、木桩所填满,河水势必会淹没两岸的农田。
最后,受苦的只会是百姓。
子龙是儒将,自然明白其中的利弊,这也导致他很多时候都会考虑大局。
仅凭这一点,子龙的格局就要大于目前的二爷。
当然,或许也和关羽认为,不是自家百姓有关,所以才会这般心安理得的下木桩、丢石头。
后方率大部队行军的秦昭,得知赵云的决策后,不由满意的笑了笑。
“子龙真乃良将。”
“这关羽在水渠之中埋下暗桩,布置乱石,以拖住我军行军。”
“子龙没有选择放弃漕运,而是疏通水渠,其目的是为了两岸百姓。”
“诸位,此举,你们也要铭记于心。”
“我们打仗,是为了天下,而天下的根,则是数万万的黎民百姓。”
秦昭放下军报,对着众将说道。
“吾等谨记于心!”
吕布、徐荣等将心生敬意,立即应声。
“主公,子龙将军此举乃是善举,当是得民心之举。”
“不如稍加利用一二,或可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贾诩捋了捋须,笑眯眯的说道。
“哦?”
“文和有何计策?”
秦昭挑了挑眉,兴致勃勃地问道。
“疏通水渠,完全是出于对两岸百姓的考虑。”
“不如将此事告知睢水两岸的百姓,以此来得到百姓的帮助。”
“不仅可以加快疏通漕运的速度,还可让刘备失去民心。”
贾诩抚摸着胡子,献计道。
“嗯...妙,妙啊。”
“传令,向睢水两岸百姓大肆宣传刘备、关羽的恶行,要夸大宣传,恶意宣传。”
秦昭了然,当即下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