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来就不走了(2 / 2)
所以全天下都歇息的时候,曲端不歇息,他要趁着这个机会,在明州、泉州和福州,三处再建水师。
他已经上报陈绍了,如今陈绍是天下兵马大元帅,募兵的事陈绍批了就行。
但是曲端依然是老样子,上报之后,等不及回复,已经开始着手干了。
曲端刚刚抄没了几个豪商之家,属于是有钱、有船,迫不及待要再训练出一支水师来。
因为他发现一件事,就是训练水师得到了代王的大力支持。
定难军中的老人都知道,凡是代王支持的,你就可以放手去干,他会给你最大的保护和助力。
而且他背后,还有一个隐性的大佬在一直默默支持,那就是萧婷。
萧婷对于一支水师的渴望,比曲端还强烈,曲端只是为了渡海去灭郭药师和女真。
终究还是要上岸的。
但是萧婷却希望战船护送她的商队,去到广袤大海中,无数片未知的陆地上去。
攫取这世上的财富。
她很清楚,陈绍是不会让她有兵权的,但是一定会保护她的商队。
对于曲端的行为,明州府的官员只能是装着看不见。
以江南厢军的战斗力,毫不夸张地,曲端本部兵马,足以横扫江南道。
而且陈绍当年来江南平方腊,对江南百姓有再造之恩。
这可是代王的兵!
真打起来,江南民心向着谁,还真不好。
曲端来到明州城中,直入府衙,就那么大马金刀地坐在衙署上首。
亲卫们很快占领了整个府衙,就等着官员们前来。
不一会儿,得到消息的官员们纷纷赶来,很多都是从被窝里被喊起来的。
他们可没有曲端的上进心.
在路上已经不知道骂了多少遍。
等到楼异来时,官员们才像是找到了主心骨,纷纷凑了上去。
楼异在政和七年(1117年)被任命为明州知州,朝廷要他主持开垦广德湖为田,增加赋税。
这种废湖为田的工程,十分短视,虽然短期内可以增加粮产,但是对于当地的破坏非同可。
一旦有个水涝灾害,根本扛不住。
楼异看着病恹恹的,他是进士出身,属于是大宋最上流清贵那批人,自然是看不上曲端的武夫做派。
尤其是这么强横、无礼的武夫,大宋已经很久没出现了。
不过他也知道代王如今势大,定难军更是兵强马壮,所以强忍着怒气,上前道:“曲将军,是不是该从本官的位置上起来?”
堂上众官,纷纷为他捏了一把汗。
谁知道凶名在外的曲端,非但没有生气,还真的站起身来,伸手道:“来,你坐。”
他也不是有礼貌,纯属是看这知州脸色苍白,腿脚虚浮,身子骨好像是撑不过这个冬天的样子。
楼异也没想到他真让座,反倒有些不好意思起来,毕竟真论官职的话,曲端比他大多了。
他是京东东路宣抚使,妥妥的封疆大吏,山东的草头王,起来,配得上被称为‘宣帅’。
只是此时宣帅这个名号,被童贯搞臭了,大家都不喜欢叫。
楼异坐下之后,曲端没有和他话,而是转过头继续刚才的话题,与负责明州造船厂的通判何光聊得火热。
那何光也是一副谄媚样,看样子是准备投向定难军了,口若悬河地道:“曲帅不知,为了节省造价,舵楼构件、操帆绞盘、帆、缆等装具都分布在各处造船厂各自负责一块,这里只负责造船主体,完成后再进行最终装配。
所造的各种船只中,楼船高大如城、势力雄壮,便于冲犁海浪。吃水两丈。至于番邦蛮夷的船只,矮如同我江南的篷船,我们的楼船乘风下压,就如车辗螳螂,所以真要是海上对敌,无需一兵一卒,仅凭船体碰撞,敌船便散成遍地舢舨了。”
何光到这里,显得颇为自得。
曲端皱眉道:“那渤海的船只呢?”
何光一听,顿时有些慌,这西北来的曲端还是个行家,不好糊弄啊。
渤海人造船的水平也很高。
不是南边那些蛮夷能比的,如今南边也就是东南亚那一片,真的是不毛之地,原始的很。
“他们无法远航,近海作战的话,还是有些威胁的。”
“你们今年打算造多少船只?”
“今年朝廷的旨意,是要我们明州填湖造田,恐怕没有多少财力、人力来造船。”
曲端摇头道:“填什么湖!必须要造快船,行得远海的战舰,哪个工匠可以提高舰只的效能,我要提官重赏!
楼异终于听不下去了,道:“填湖造田乃是国策,是蔡相亲自安排的,岂能半途而废。”
“马上就不是了。”曲端自信地道。
代王对水师的支持,是他自己都没想到的,所以曲端觉得代王一定会站在自己这边。
至于蔡京,他当年制定这个填湖的政令,多半是为了朝廷的周转。
如今物资粮秣,已经不像几年前那般紧俏,为什么还要填湖。
楼异气的不轻,胡子都翘了起来,配合他病恹恹的模样,好像立马就要背过气去,着实有点吓人。
曲端都朝后退了几步,竖着两根手指,指着楼异抬头对周围道:“诸位做个见证,我可没碰他啊。”
他身边的亲兵心中暗暗发笑,能让曲帅后退,你这官儿也是够厉害了。
楼异填广德湖,着实是心力交瘁,历史上他的这一举措,短期内增加了耕地7.2万亩,年收租谷3.6万石,缓解了北宋财政压力。
但是明州因此丧失了抵御水患的能力,对水利生态的打击是巨大的,导致鄞西水旱灾害频发,后人是‘利微害大’。
他本人也因此活活累死了。
“知州晕倒了,快去请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