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二章 回来的小公子(2 / 2)
回去的队伍走了半月,从河西走廊过了陇西,直到咸阳桥遥遥在望,一路上走着随行的兵马也越来越少,一群当初共同参加军役的人,如今都要回乡了,因此就在这一路上纷纷散去。
直到兵马就快要到咸阳桥,随行队伍的兵马就剩下了十余人。
关中正在下着秋雨,雨水浇灌下不远处的咸阳桥湿漉漉的。
掀开车帘就见到了站在桥上的身影,那身影的身侧还有不少人。
“外公,兄长!”
王贲听到了呼唤声,见那身影从湿漉漉的桥上跑来,从桥面走到路上,踩到了水洼地也跑得很快。
衡翻身下马,在雨中看清了来人,又道:“礼!”
礼道:“兄长你可算回来了,此次军役可还顺利?”
“很顺利。”
“外公!”
说着话,礼也不顾身上的雨水,就扑入那老人家的怀中。
王贲低声道:“老臣给公子行礼。”
“不用行礼。”礼抱着王贲道:“礼很想念外公。”
看着这个孩子,王贲面带笑意,忽然觉得这辈子都值得了。
礼又道:“父皇与母亲在宫里都准备好了。”
衡道:“好,回家。”
在场的众人其实都要回家,章敬也要回家。
众人一起过了咸阳桥,便各自分别。
礼带着兄长与外公走入咸阳城,一路走入宫门。
还未走到宫门口,衡就闻到了米面的香味。
礼道:“今天,田爷爷包了很多饺子。”
衡道:“我最喜羊肉饺子了。”
兄弟两人领着外公走入高泉宫内,田安就让人先带两位公子去洗漱。
过了半刻时辰,皇帝与夫人这才来到高泉宫。
两位公子已换洗好了,衡跪拜在地上,道:“父亲,母亲,孩儿回来了。”
王棠儿抱着女儿道:“嗯,瘦了些,黑了些。”
扶苏道:“起来吧,用饭。”
礼连忙将兄长扶了起来。
兄弟俩听到父亲一句用饭,便心中有了暖意。
不论这个家如何,只要回家就会有饭有菜,不论在外走得有多远,回家都有一口热饭吃。
今天,宫里的饭菜很丰盛。
礼帮母亲抱着妹妹,又自顾自吃着饺子。
衡则狼吞虎咽吃着,他道:“田爷爷,我在贺兰山吃了一年的军粮,后来走长城又啃了半年的肉干,吃了半年的野菜。”
田安道:“公子看着也比以往更壮实了。”
扶苏道:“明天午时,我们去骊山,看望你们的爷爷。”
礼道:“好。”
如今的公子衡已有十八了,这个孩子十五岁那年的冬天就去了边军,比之寻常人家更早。
小公子礼如今只有十四岁,还需要再过好几年才去军中。
翌日,午时。
关中依旧下着没完没了的秋雨,扶苏带着一家人来到了骊山。
始皇帝依旧住在骊山上,这场秋雨打搅了原本要去秋猎的心思。
李斯笑着迎接刚走上山的皇帝一家,行礼道:“两位公子又长高了。”
礼上前道:“老师。”
李斯又看看皇帝,尴尬一笑道:“许久不见了,小公子。”
礼道:“也就三个月。”
说着话,扶苏领着一家人来到父皇面前。
扶苏注意到父皇的目光其实是有恍惚的,大抵是不知道作为爷爷已有了这么大一家子,甚至还有了一个孙女。
当一家人坐下来,扶苏让衡向他爷爷说着他这两年入军之后,在巡视边关的成果。
当这位爷爷问起,现在的天下要如何治理时。
衡回道:“孙儿以为,集权是必须的,一定要对国家有足够强大的控制力,因此不仅要集权,还必须是强权,失去了集权与控制天下的能力,天下就会腐败横生,列国就是太放纵王侯的权利,诸侯王弱而贵族强,才会导致变法失败,硕鼠满地。”
礼行礼道:“爷爷,孙儿也如此以为,兄长所言不错。”
嬴政闻言,先是看了看一旁的李斯。
李斯则是目光看向四下,一副心不在焉且与他自己无关的样子。
扶苏正抱着女儿与妻子交谈着。
嬴政看着两个孙子没有再多言,只是道:“这一次军役回来,你父皇可有让你在军中或是丞相府任职?”
衡道:“孙儿还未曾想过。”
但言语中,该还是有所期盼的。
一个个宫人端着菜肴来到行宫内,嬴政坐在上首座,看向一旁的儿子,道:“你把些西域的进献的宝物,也都送来骊山,如今朕的侧殿都放满了,放不下了。”
照理说皇帝生前所用的物件,都会被送入皇陵中。
那些西域进献的宝物也是如此。
扶苏道:“放在咸阳宫也无用。”
嬴政道:“你的两个儿子都说要变本加厉的掌握权力。”
扶苏看着正在用饭的两个儿子,收回目光又回道:“父皇,这世上没有两全其美的事,治国之法也没有一定正确的答案,凡事有利有弊,看似完美的解答不一定适用当下,而是适合当下的才是好用的。”
……
PS:今晚暂更一章,容小张早些休息。
小张脖子的旧病,又发作了,有些年头的颈椎病了,加上最近眼睛依旧不太舒服,两害相加,容小张早睡一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