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书盟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重生 >秦人的悠闲生活 > 第三百四十二章 刘肥告别

第三百四十二章 刘肥告别(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桓楚向着老师又行了一礼。

范增接着道:“在这个潼关城的学子们心中,他们早就明白了,自爱的人都会学着保护自己,他们会明辨是非的,你不用多想,也不用困惑,且看看这以后吧。”

桓楚颔首。

秦新帝六年的四月,公子衡回到了雍城,他再一次见到了叔叔高。

叔叔高已成家了,也有了子嗣。

衡走到雍城的城头上,站在叔叔高身边。

公子高侧目看向公子,伸手拍在他的肩膀上,道:“公子都比我高了。”

衡如今的面容与兄长当年几乎一模一样,这让高有些恍惚。

“叔叔笑了,我还是比叔叔矮一些吧。”

着话,见衡伸手要比较,公子高拦住他的手道:“眼见为实,你就是比我高。”

衡道:“我去年的衣裳还能穿得下,母亲就没有给我准备今年的夏衣。”

见叔叔低着头不语,表情似有几分沉重。

衡询问道:“叔叔?”

高回过神,吸了吸有些发酸的鼻子,解释着:“想起了一些事。”

高领着这个侄儿一边在雍城的城墙上走着,与他道:“在你爷爷是秦王时,秦东出打仗,很多年轻的秦人离开了,那时关中的很多人家都在思念出远门打仗的儿子,会有人写书信来,也会有人将夏衣或冬衣送出去。”

“可是有人战死了,有人回不来了,而那些家书与衣裳用具,都留在了函谷关,别人或许看到不会在意,但我将那些往来家书都看完了。”

衡感受着叔叔此刻的感情,也有些鼻子泛酸。

高道:“你近来如何?”

“侄儿近来在御史府与右相学政事,闲暇时去渭北帮助萧何。”

“与右相走得近的是廷尉冯劫与陈平吧。”

“是的。”

“他们除了教你政事,还有教你待人以及对付人的手段?”

“侄儿听过一些。”

高颔首,这个侄儿太过懂事了,也不想他太过良善,让他见识人心的另一面也挺好。

高觉得兄长是他这一辈子最敬重的人,直到如今,兄长曾经教导过自己的话,至今都是对的。

衡离开了雍城,在秦就要入暑的这一天,公子衡又来到了渭北的泾阳。

泾阳县,刘肥背着包袱行礼道:“公子。”

刘肥本是太学府的夫子,又有军职在身,他腰配剑还牵着马。

“刘肥,你这是要去何处?”

“公子,我回家了。”

“回家?”

见公子衡很诧异,刘肥解释道:“我已与萧何叔,曹参叔告别了。”

公子衡拿出一块铜牌递给他,道:“这是我的御史令牌,有此令你可以在关中各县随意走动。”

刘肥拱手道:“臣有夫子令。”

“也对。”衡叹息一声收回了自己的铜牌,又看向刘肥牵出来的这匹枣红马,拍了拍马脖子道:“我在咸阳等着你回来。”

刘肥再一次行礼。

眼看着刘肥牵着马从自己面前走过,又追问道:“以后,你会来咸阳任职吗!”

刘肥没有当即回答,只是翻身上马后,挥了挥手,策马就离开了。

衡再回头看去看,见到曹参不知何时已站在了县府门口,正在擦着眼泪。

“这孩子还是回去了,刘季啊……你真是好福气啊。”

衡看到低声嘀咕的曹参忽然一笑,道:“曹县令,郡守何在?”

曹参低着头行礼解释道:“去三原县了。”

闻言,衡也转身走向三原县。

三原县就在咸阳的北面,向西紧挨着泾阳县。

很早以前属北地郡,后来经过几次改迁之后,这里就成了三原县。

衡见到坐在渠边的萧何,萧何身边还站着几个老农。

萧何一如既往地亲力亲为,这片渭北几乎就是萧何一人建设起来的。

等萧何与眼前几人将修渠之事商量好,回身看去才见到公子,行礼道:“公子。”

衡道:“刘肥走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