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9章 器量(2 / 2)
“此一时彼一时。”吴惟忠用诚恳的语调解释道:“当时师正麾下千余骑兵,且韃靼建制已乱,而此战虽大捷,但韃靼骑兵建制未乱,且护卫军並无骑兵。”
李开先这才瞭然的点点头,嘆息了声,而吴百朋、谭纶对视了眼,都若有所思的瞄了眼一脸诚恳的吴惟忠——这等话也就涮涮李开先这种人了。
也不是吴惟忠要糊弄人,虽然李开先抵临沂已经三个月了,但至今还没有去莒州,没有见过营州內书房主事的凌云翼,更没有见过舟山之主陈锐,所以战略上的问题要稍稍遮掩一下。
咳嗽了两声,谭纶开口道:“听闻此次护卫军中囤积的军粮——”
“谭知府说的是舟山薯吧”宗朝笑著说:“也是你们运气好,才收不久,前段时日才送来临沂,让你们尝了个鲜。”
吴百朋与护卫军將校熟悉,懒得绕弯子了,径直道:“听闻產量颇高”
“莒州来报,亩產十八石到二十石,最高亩產二十二石。”吴惟忠坦然道:“且耐旱易活,易存储,生熟皆可食,功同五穀。”
吴百朋、谭纶的呼吸声都沉重急促起来,他们俩可不是李开先,都曾经在地方任职,太清楚这意味著什么了。
“其余的舟山豆、舟山玉米,產量也不低,都远高於麦稻。”吴惟忠继续说:“如今主要种植在莒州、胶州、象山、寧海,上虞、绍兴也有一些。”
吴百朋不自禁的咬著牙,谭纶嘴唇微启,吴惟忠轻描淡写的说:“舟山可以输种给徐州、江北,其余各地亦可,只是朝中若有阻力,舟山就无能为力了。”
吴百朋霍然起身,声音微微颤抖,“此言当真”
当年韃靼破徐州、淮东,严世蕃掘开大堤阻敌,至今未有恢復元气——而朝中调配粮草,输送江北一直不够,两任江北总督都为此发愁。
“当真。”吴惟忠缓缓起身,扬声道:“师正为军取名护卫,以守土安民为己任,此等良种,难道会闭守自珍吗”
“诚然,明廷与舟山颇有间隙,更不讳言,舟山已然有割据之態,但舟山亦望民眾得以饱腹,待得秋收之际,不再復丰收逃亡之像。”
这是最近两年农户的常態,丰收了,本就米贱,加税加赋,催缴积年拖欠,再加上据说今年可能又有加派,出现稻穀丰收,农户不得不举家逃亡的怪状。
吴百朋、谭纶对视一眼,两人整肃衣冠,朝著吴惟忠长揖行礼,后者坦然受之——他知道,这一礼是对陈锐,是对舟山的。
出了城,回了徐州军营中,吴百朋、谭纶还是没能压抑住心中的复杂感慨。
“如此器量,如此心胸——”谭纶嘆道:“也难怪惟锡兄敬重。”
“是啊。”吴百朋苦笑道:“看来后面的事不好谈了。”
谭纶却是摇头,“未必。”
“嗯”吴百朋略有些警惕,“汝诚父亲早年与我有旧,子理兄可不要——”
“这是哪里话!”谭纶哭笑不得的说:“惟锡兄觉得不好谈,无非是因为受如此重礼,但要知道此等大事,绝非汝诚所能决策,即使是陈子鑾也不能,必然是陈千户定下的。”
吴百朋细想片刻才点头,“有理有理。”
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