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展映(2)(1 / 2)
展映结束后的媒体群访环节,气氛热烈。记者们的问题大多聚焦在程宏逸如何塑造“石根”这个极具挑战性的角色、刘牧导演如何把握乡村题材的质感,以及方宇是怎么写出这样一个纯爱的故事。
面对一个关于“影片节奏和理想化设定”的提问,刘牧导演坦然回应:“我们想呈现的,正是一种被提纯的情感状态。在快速的时代里,石根代表着一种失落的真诚。节奏慢,是希望观众能沉下心来,感受那种山水间的呼吸和人物内心的涟漪。”
程宏逸则分享了他为角色做的准备:“我去山村住了一段时间,观察那里年轻人的神态和说话方式。石根不傻,他只是用一套完全不同的知识体系和价值观在生活。理解他,才能演活他。”
而轮到方宇回答时,他说的很简单:“我很喜欢石根这个人物,可能很多人觉得这类人在当今社会中是不可能存在的。但是我不这么认为,我希望能通过他,唤起大家的很多回忆。”
在展映的第二天,《橄榄树下的情人》影评人及媒体口碑分数出炉:3.1分(满分5分),在已经上映的五部竞赛影片中排名第二。
随着口碑的发酵,奖项预测也开始出现新的变化。在各大电影论坛的预测榜单上,程宏逸成为了最佳新人奖及最佳男主角奖的双料热门人选。有影评人分析:程宏逸这次将石根的质朴与深情演绎得淋漓尽致,特别是那双会说话的眼睛,足以打动任何评委。
方宇则成为了最佳剧本创作奖的热门人选。一位资深编剧在专栏中写道:方宇的这部剧本最大的优点就是真诚。他没有刻意煽情,没有强行制造冲突,而是让情感在细节中自然流淌。这种克制反而让故事更有力量。
此外,刘牧也因这部影片细腻的风格,跻身最佳导演奖的预测名单。
奖项的颁发要等到闭幕式那天。按照电影节的惯例,如果组委会提前通知某部影片的主创务必出席闭幕式,那通常意味着有所斩获。反之,如果没有收到特别通知,多半就是陪跑了。
由于不能每天都在电影节待着,团队成员陆续回到了各自的日常工作状态中。程宏逸接了一个新的杂志拍摄,在片场休息时,他还会不自觉地用石根式的姿势蹲在角落,引得工作人员窃窃私笑。
方宇则回到了他的创作世界。他本来想趁热打铁,在电影节期间宣布自己第四个剧本的事情。但在电影节期间观看了其他几部参赛影片后,他有了新的想法。
“我自己对这个剧本还不是特别满意,所以就先放着吧。”方宇在电话里对周正明说道。
周正明虽然有些失望,但也理解方宇的坚持:你是编剧,你最有发言权。不过要抓紧时间,市场不等人。
挂断电话后,方宇靠在椅背上,目光落在窗外渐渐亮起的万家灯火上。这时,工作室的门被轻轻推开,朝颜端着两杯刚泡好的茶走了进来。
“还在想新剧本的事?”朝颜将其中一杯茶推到方宇面前,蒸腾的热气袅袅升起。
方宇接过茶杯,指尖在温热的杯壁上轻轻摩挲。“总觉得还差一点火候。”他的声音里带着一丝疲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