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书盟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长公主要造反 > 第113章

第113章(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骁果营,是长孙诚一手带出来的精锐,也是其长子麾下的主力。而那所谓“薄弱”的情报,实则是突厥设下的诱敌深入的陷阱。

“还有,”李泽厚嘴角勾起一抹残酷的冷笑,“让我们的人,在军中散播消息,就说……长孙大将军急于立功,欲以骁果营为饵,诱歼突厥主力,不惜牺牲这支精锐部队。”

此举可谓一石二鸟。

既借突厥之手消耗长孙诚的核心力量,又在军中播下对其不满的种子。

北伐前线,李泽厚的毒计被采纳,但被长孙诚进行了改良。

长孙诚命李泽厚麾下的一部精锐,与骁果营一同奉命前出,扎进了突厥主力早已根据李泽厚情报设好的包围圈。

尽管将士用命,浴血奋战,但寡不敌众,加之关键情报被李泽厚的人刻意延误,最终几乎全军覆没,两营参将皆力战而亡。

消息传回大营,一片哗然。

李泽厚趁机发难,在军事会议上痛心疾首,慷慨陈词,指责侦察不利、友军支援迟缓、指挥失当,矛头暗指长孙诚调度无方。

在李泽厚亲信的暗中操纵下,军中流言随之甚嚣尘上,长孙诚的威望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沉重打击。

长孙诚悲愤交加,他深知其中有鬼,李泽厚其心可诛,却苦于没有直接证据,且折损的部队中也有一半是李泽厚的人,让他有口难辩。

李泽厚则趁机以“稳定军心、重整旗鼓”为名,顺势揽过部分前线指挥权,迅速调整部署,将更多忠于自己的部队安排到了关键的战略位置上。

几乎同时,河南方面,梅雪亮与长孙璟遭遇了大规模、有组织的流民冲击官仓事件,背后明显有李泽厚残余势力的影子。

虽然事件最终被镇压下去,但赈灾工作再度严重受阻,本就脆弱的局势出现了失控的风险。

京城,公主府。

杨千月同时收到了北伐军失利和河南动荡的消息。

“他这是狗急跳墙了。”她冷笑。

王明盛这边的压力稍减,李泽厚立刻在另外两条战线上疯狂反扑。

“让我们在军中的人,开始散播‘副帅通敌,陷害忠良’的言论,不必指名道姓,但要指向明确。再将我们掌握的,关于李泽厚心腹与突厥接触的间接证据,抄送一份给长孙将军。”

“沈砚,”她看向一旁若有所思的沈砚,“你那边再加一把火。茶楼酒肆里重点歌颂忠勇伯王明盛忍辱负重,忠君爱国。同时,把‘朝中有奸佞通敌,欲毁我长城’的风声放出去,引起民愤。”

众人领命而去。

杨千月感受到了一种失控,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

她拿不准河南赈灾的困境是孟节对自己的算计,还是李泽厚的深度布局,又或者是另有其人,正在搅动风云。

原著里,这一段是孟节作为第一权臣的第一次“大胜亮相”,功绩卓越。

不仅搅乱风云,民不聊生,而且是男主放粮救灾,充当百姓救世主,振臂一呼,得各路英豪拥立的高光时刻。

故而河南之乱,对赈灾的破坏,本就是孟节为李泽厚谋划的结果。

他本人最清楚该如何反击,就看他愿不愿倒戈。

杨千月暗暗祈祷。

“孟节你可千万要抗住天命!”

只要他对民不聊生、饿殍满地的真实场景有所反应,不再把人命简单当成数字和工具,对李泽厚的残忍阴狠产生动摇,对自己产生臣服之心。

那这次河南之行的目的就达到了。

收复李泽厚的第一权臣,扭转“天命”,化敌为友,是这次的首要目的。

赈灾倒是其次。

因为能准确插入敌人心脏,掌控住对方的,只有敌人的心腹。

孟节就是这个人。必须拿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