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又有人捣乱(2 / 2)
放走了一部分不安于现状的人,工厂里开始产生动荡不安的因素。
有一天,国家级报刊上出现了一封实名举报信,揭露于梓涵的工厂生产的卫生巾菌群超标,长期使用可能致癌。这一举报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由于于梓涵的工厂是龙头企业,万一真出了问题,不仅企业会遭受巨大损失,整个市里的经济也会受到影响。因此,卫健委联合妇联等机关成立了专项小组,驻扎在工厂里,专门调查这件事。
随着调查的深入,专项小组发现,被举报的产品批次确实存在菌群超标问题,而且还不止这一批次,工厂必须立即采取紧急措施。于梓涵面临着巨大的危机:工厂必须停工停产,进行全面检查和整顿;同时,仓库里有一大批与被举报产品同批次的卫生巾,必须全部召回并进行销毁。
这一危机不仅给于梓涵的工厂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也让她的声誉受到了严重损害。她必须尽快采取行动,解决问题,恢复消费者的信任,否则她的工厂将面临倒闭的风险。
于梓涵召集了各管理层进行研究讨论,想要知道问题出现在什么地方。
首先从原料部门查起,然后是生产部门,质检部门,仓储部门。一个流程下来,发现在运输部门出现问题的可能性很大。因为其他部门都有质检单,有没有问题那随机抽检的各种数据做不了假。
运输部门从仓库出库后到经销商手中这一段时间里没有他们工厂的质检部门参与。知道了问题的源头,他们开始着手调查。最终发现了一个运输小队存在问题。
把这个小队的人控制后,由于梓涵亲自审问。
经过于梓涵的特殊的手段,那几人在坚持了两天后最终说出了事情的真相。
原来是有一个人给了他们没人一万元的现金,让他们用针头往他们运输的产品里面注射了一种东西,这种东西致使他们的产品里面产生了对人体有害的细菌。
鉴于这件事情的严重性,于梓涵把情况向专项调查组汇报,专项调查组很重视把那些人移交了公安部门。
通过公安部门的调查,元凶现原形了,这个人是于梓涵很熟悉的人,也是最痛恨的人。这人是于梓涵两辈子的仇人那就是于昊廷。
原来,于昊廷不知道用了什么手段改变了他的身份。他用某国的一名成功商人的身份顺利的回国,并且在国内成立了一家知名的贸易公司,这几年这家公司越做越大,这人的单子也越来越大。
他自从回国就开始关注于梓涵,看到于梓涵的工厂越做越大,他就开始想方设法的搞破坏。
开始的时候是挖墙脚,把一些骨干以高薪诱惑挖走,然后就是做了那件举报的事情,这件事前前后后都是他一手策划的,他的宗旨就是要让于梓涵身败名裂。
但是这人呢,时运不济加上因果报应,他最终被抓获。因为他本身就是在逃人员,被抓后即便没有其他罪名他都难逃一死,何况他还做了那样的事。
所以等待他的就是那一声枪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