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打你还要挑日子?(2 / 2)
冯氏听她问,顿时拉长了脸:“你一个年轻妇道人家,有什么要买的,交代给我,莫要随便抛头露面的。”
通草花于宋莲是件大事,必须亲口问上一问产量和产地才好,此时便道:“我买些木髓,又不做别的。”
冯氏声音都尖了起来:“你一个黄花大闺女,买木髓有什么用!”
孟氏听得这话,嗤的一声笑出来,宋莲都是冯氏的儿媳妇了,虽然才过门相公就没了,可婆婆这么说不就摆明了儿子是银样镴枪头,儿媳妇还是完璧之身。
也是冯氏气糊涂了,口不择言,脸上顿时一阵红一阵白,讲不出话来。
孟氏慢悠悠地道:“也难怪呢,嫁进来怕连男人的味儿都没闻过,怪不得见着什么猫儿狗儿也叫春。”
这话便说得太难听了。
别说宋莲眼睛瞪起来,连冯氏脸色也变得极差。
“是啊,我们梁家家训严格,是不如孟妗子你闻过的男人味儿多,见识广,连狗屎都知道是什么味。”宋莲冷笑,要斗嘴,她可不怕。
“你说什么!”这回轮到孟氏瞪眼了。
“宋莲,别瞎说。”婆母冯氏心里痛快,假意呵斥,转头又对孟氏,“她才嫁进来,你这些粗话村话也收着些吧。”
三人勉强坐下,又说起绣坊的事来,眼下都城中出了不少新的小绣坊,虽然手艺并不见得比梁家绣坊好多少,胜在花样新,哪怕手工粗糙些,便宜点卖总能卖得出去。
梁家绣坊以做工精致出名,有不少老客户,还过得去,那些不思进取,手艺又不精的绣坊,便日日门可罗雀了。
冯氏说到这儿,又叹了口气,道:“满月还想选女官儿呢,衣裳铺盖,笔墨纸砚,可是一笔钱。”
孟氏道:“选了女官,便有俸禄,择婿也能选个好的,到时候这点子钱也不算什么。”
宋莲便在一边静静听着,这金朝有这点好处,女子有女学,有女科举,可以选女官,多往礼部和户部,特别是河东女子,考科举的最多,朝中有“户部半壁河东狮”的笑谈。
宋莲听着她们谈起若是做了官有多威风,也有些心驰神往,虽然她的毛笔字写得不如何,但也是考过公的人,若去选官应该有几分经验……
“娘!娘!”
外面一个女孩儿嫩生生地喊着,一路跑进来,可不正是冯氏嘴里念着的梁满月嘛。
“娘,门口有一个小官人,拿了礼物说要来拜会咱们家呢!”梁满月满脸兴奋,推着母亲快去见客。
嘻,平日里她可没见过生得那么俊俏的男子,还穿了青衫,看着像是个斯斯文文的读书人。
冯氏磨不过,便理了理衣衫,迎出门去。孟氏也跟在一边。
宋莲本来对客人是何等样人毫无兴趣,无奈梁满月不好意思自己去偷看,硬是拉着宋莲躲在二门里往外瞧。
“呀,小官人怎么这般客气,拿这许多东西来,可是折杀老身了。”
冯氏迎出去,头一眼见着那少年男子的相貌,也是惊了一惊,这般好容色,都城中也少见呢。再瞧瞧带来的礼物,又是一惊。
廊上竟放了整整四只红漆提盒!
对方自称名叫齐云开,是新搬来的邻居,正专心读书,预备科考。
可这么一个书生,能有多少钱,况且不过是邻居间走动。冯氏识字不多,也看出单子上正绢缎子,沉香珠子,这份礼不轻。
冯氏犹疑,也被齐云开看了出来,忙道自己孤身在外,唯有一个书童陪着,日常伙食若是能从梁家匀一匀便好。
冯氏头脑简单,听他这么说便答应着了,二门里躲着偷听的宋莲却知,这小子必有古怪。
无他,这自称齐云开的少年便是方才她投瓜掷石的对象,试想,一个普通的读书人,又怎么会一身好功夫,翻墙爬树,和人家家里的小寡妇搭讪呢。
送走齐云开,孟氏眼里瞧着宋莲,装模作样地跟冯氏说:“我说,以后你隔壁住进了这么俊俏的一个小官人,这门户可得看好了点。”
冯氏当面不吭声,嫌她多嘴,转过头来嘱咐宋莲和梁满月,要她们平日里谨言慎行,万万不可和邻居的小官人随便搭话。
宋莲嘴里称是,心里想,不但搭话,还打了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