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4章 ,刘永家事与夯实大同社的根基(2 / 2)
这算是中考之外另一条的深造道路,是夯实大同社根基的道路。
不多时,三辆公共马车驶到站前广场,队伍在李岩的指挥下,依次登车。车轮碾过新铺的青石板路,发出辚辚之声,朝著位于内城方向的官方招待所驶去。
孔晨坐在第二辆马车上,目光透过玻璃车窗,审视著阔别五六年的京城。眼前的景象让他既熟悉又陌生。街道明显拓宽了许多,两侧的商铺鳞次栉比,招牌林立,人流如织,车马喧嚣,一派繁华兴盛远超往昔的景象。
最引他注目的,是街道上空纵横交错的黑色线条,它们像蛛网般延伸向城市各处。孔晨蹙眉思索片刻,猛地想起在《大同报》上看到的介绍,这才恍然大悟:这定是那传说中的「电线」了!
以前他还能凭借与大同社内一些人的旧谊,作为扬州商贾的代表参加京城的商贾大会,风光一时。
然而被李执政严厉斥责,他失去了去京城的资格,加之当时他的作坊确实遇到困难,内外交困之下,没时间和精力来京城。
所幸,孔晨本身本身不差。精通机械原理,又善于管理。
他的作坊官营化之后,作坊起死回生。因为承接了帮助贵州山区建设灌溉抽水站的重任。过去三年,他亲力亲为,带著技术团队跋涉于贵州的崇山峻岭之间,勘测地形,指导安装,调试机器,解决了无数棘手难题,成功建起了十余座关键抽水站,有效缓解了当地农田的灌溉难题,为黔地农业增产立下了汗马功劳。
正是这份扎实的功绩,让他重新获得了认可,被评为优秀掌柜,得以荣耀进京。
招待所是几栋新建的三层砖石小楼,环境清雅,管理严格。安置好简单的行李后,所有人在大堂集合,听取工作人员宣布日程安排:「各位,今明两日是自由活动时间,诸位在京城若有亲友,可前往探访。但务必于明晚熄灯前返回招待所报到。后日上午,元首将举行正式表彰大会,不得缺席。」
众人齐声应道:「明白了!」
孔晨稍事休息,便带著准备好的礼物,出门前往太尉府附近的家属院。
他熟门熟路地找到了田见秀的房屋。开门的正是田见秀的夫人绣娘。
她见到孔晨,脸上露出惊喜之色:「孔大哥!真是稀客,快请进!」
孔晨笑著递上礼物:「绣娘,许久不见。田大哥可在家?」
「在的在的,在书房呢,快里边请。」
走进客厅,孔晨注意到厅内摆放著不少制作精良的各式战船模型,从大型福船到新型的炮舰,一应俱全。
他随著绣娘来到书房,只见田见秀正与一位书生打扮的学者交谈。
见到孔晨进来,田见秀点头示意,随即对那书生道:「孙先生,你的策论与对海防的见解,我已大致了解。你所言开拓天竺海、巩固海疆之事,颇有见地。我会酌情向海军大都督府举荐你的。」
那学者闻言激动地躬身行礼:「多谢田将军赏识!您既有客,某先行告退。」
学者离去后,田见秀这才大步上前,用力拍了拍孔晨的肩膀,目光落在他胸前那枚闪亮的「优秀掌柜」徽章上,欣慰地笑道:「好!好啊!孔晨,你终于跟上来了。。」
孔晨道:「经过你上次的教诲,我知道要想有发展,就要跟著大同社。」
田见秀满意地点点头。孔晨又好奇地问道:「我见厅内多了许多海船模型,可是给侄儿玩的?」
田见秀哈哈一笑道:「如今我已调任北海舰队,担任主将一职。这些模型,既是兴趣,也是军务所需。」
孔晨肃然起敬:「北海舰队主将!恭喜兄长!如今我大同朝开疆拓土,多赖海军。兄长在此位,正可大展宏图,建功立业!」
田见秀却摆了摆手严肃:「元首与朝廷信重,委此重任,我唯有竭尽全力,不负所托。」
他转而问道,「不说我了,你这几年在江南如何?官营作坊体系发展可还顺利?」
孔晨便将自己如何带领技术团队深入贵州,克服艰难险阻,建立抽水站的事情娓娓道来,言语间虽朴实,但只要了解贵州的人都能想像这三年的艰辛。
田见秀听罢感慨道:「辛苦你了!当年我在西南担任总督时,当地地山高水缺,民生多艰,一直想大力兴修水利,改善农桑,却因种种条件限制,未能完全如愿。你此番在贵州的作为,算是替我了却了一桩心愿。」
孔晨亦是感叹:「若非亲身经历,实难想像贵州地形之复杂,工程之艰难。如今回想,更能体会兄长当年总督西南时,是何等不易!」
两个老朋友感慨往昔,而后大醉一场。
京城大礼堂。
表彰大会刘永等民朝高层领导人悉数出席。没有繁文缛节,刘永讲话激励他们建设大同世界。
而后孔晨与众多优秀代表一起,怀著激动的心情,依次上台,从刘永手中接奖状和奖励品。
今年优秀农户每人获得一台崭新的「梅花牌」缝纫机。
优秀工匠每人获赠一辆坚固耐用的「永久牌」自行车。
优秀掌柜则每人得到一块精工制造的「北极星」牌怀表。
表彰大会结束后,接下来的行程是参观游览。他们先是游览了经过修缮、已对公众开放的紫禁城。
随后,队伍又前往京郊,攀登雄伟的八达岭长城。站在巍峨的敌楼上,眺望连绵群山和蜿蜒起伏的巨龙般城墙,众人无不心胸开阔,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旅程结束后,这批优秀代表的路径将发生分化:一部分年轻、有潜力的,将持著推荐信,进入各地的专业学府,开始系统的理论深造。
另一部分像孔晨这样经验丰富的,则将根据其专长,被委派到各地的州县官署担任技术顾问,进入大型官营作坊负责生产管理,或者被派往新开辟的疆域,担任集体农场的场长,负责组织生产,传播先进的农业技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