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5章 ,三高产业与全家福(2 / 2)
「九十多万的利润!」王如金忍不住低声重复了一遍,这个数字抵得上他治下贵州全省好几年的税收结余,甚至超过三家大型官营钢铁厂的利润总和。这彻底颠覆了他们对于产业规模和利润关系的传统认知。
徐晨适时地总结道:「这就是我常对你们说的,科技便是生产力。高技术、高附加值的产业,其利润远非传统农业和初级手工业可比。留声机作坊只是冰山一角。
如今京城周边,乃至江南、岭南,已陆续涌现出自行车、手表、相机、发电、电解铝、基础化工等一批新产业。
它们之中,不少都具备类似的高利润特征。这正是我大同朝未来产业升级的方向,从依赖人力物力的粗放增长,转向依靠科技创新的集约发展。
你们有空余的时间,该多去这些新式作坊走走看看,了解这些代表未来的新事物,这样才能做到不落后于人。」
「在这个科技大爆发的时代,你们要活到老,学到老,稍微懈怠可能就要落后,你们是大同社的领头人,连你们都落后了,那又如何起得到示范的作用。」
李岩、傅山等人闻言,严肃认真的点头。京城乃至整个民朝的新产业发展速度,已远超他们的想像,这些全新的科技他们不懂,赚钱的效率更让他们看不懂。
一个百余人的商社竟能产生如此巨大的经济效益,若能将这些「三高产业」的模式成功引入各自关联的领域,哪怕是相对落后的行省,其带来的改变也将是翻天覆地的。
民朝下发了多份文件,要他们重视新兴的产业,但也比不上他们来声韵商社的震动大,就这么一个小小的做作坊,居然比大型钢铁厂都要赚钱。
接下来的时间,李岩他们走访那高新工业园区大量的作坊,看到了许多他们看不懂的机器和商社,这些商社普遍只有几人,十几人,都是京城各大学院的高校生。他们只有几台简单的机器用于生产。
这看上去简陋,如同草台班子,但他们卖的产品,普遍都要几十元钱以上,而且还非常受到民朝年轻人的欢迎,虽然规模上比不上声韵商社,但其高科技,高利润的模式确实一样。
傅山他们和这些年轻人交流之,请他们去金陵,扬州创业,要贷款给贷款,要厂房给厂房。
同时墨子学院也被他们记在心中,这些全新的产业都是从墨子学院里面出现的,想要不断的弄出全新的,就要弄出顶级的工科学府。
大同历二十八年(公元1650年)10月25日,京城。
朱慈良通过督察院,上报了自己想要成为战地记者的情况。
陈子昂在知道这件事之后,认为战地记者也是一个良好宣传的手段,既可以对内宣传,也可以对外宣传,于是就答应了朱慈良的请求,他被安排登上11月5日的移民运输船前往新大陆,而后跟著远征军,前往欧洲的西班牙。
此刻朱慈良在自己的房间往背包里面装自己的日常衣物和生活用品,还装了几本小说,用在船上打发时间。
当朱慈良从自己房间出来的时候,朱由检,周氏,朱由崧,朱幼薇等兄弟姐妹,周耀文都脸色沉重看著他。
朱由崧拿出一件由丝绸铁丝组成的软甲道:「这件软甲是大伯几十年前买的,一直用不上,现在你去战场,虽然不是到第一线,但毕竟枪炮无眼,穿的这个,遇到一般的流弹也能活命。」
朱慈良接过软体笑道:「多谢大伯的宝物。」
朱由检严肃看著自己的长子道:「路是你自己选的,为父就不劝你了,我对你只有一个要求,不能丢朱家的脸。」
「太祖的脸都快被为父这代人丢光了,我不希望你和为父一样。」
朱由崧不满道:「你可不要带上我,我那时候连王位都没继承,江山就被你丢了。
更不要说按照我们老朱家的宗族礼法,一个混吃等死的诸侯王,就是好诸侯王,所以我父王也没丢祖宗的脸,真正丢祖宗脸的人是你。」
朱由检怒视朱由崧,他迫于压力化只能闭嘴。
朱慈良点头道:「我不会让太祖丢脸。」
朱幼薇红著眼推著一辆自行车交给他道:「这辆车一起带过去,骑著车,哪怕跑也快一点。」
周氏却是一把抱住朱慈良,忍住悲伤,她是不想让自己儿子去战场冒险。
但她自从知道朱慈良想要做战地记者之后,连劝了一个月,各种手段用尽,但却没有作用,老朱家的人就是这么犟。她也只能求老天保佑自己这个长子安全。
周耀文宽慰道:「大家不用这样生离死别,你没看到前线的战报,大同军攻克葡萄牙人的殖民地,伤亡也不过千人,大部分还是殷洲人,我们汉人的实际伤亡不到百人,慈良这还不是去打仗,只是在后方坐著写新闻稿,安全更有保障。」
而后他拿出一个比较大的盒子道:「这是京城弄出来的照相机,我们来拍一张全家福吧。」
朱由崧惊讶道:「你什么时候买了这玩意儿,你不应该有这么多钱?」
照相机朱由松也知道,京城已经有好几家照相馆,专门给人拍全家福,一张照片要5角钱,这钱赚的连他都羡慕,但问了一下价格就放弃了,一台这样的照相机价格接近百元,还不包括胶片和洗胶片的器材,一家照相机馆,不算店面费,光各种器材要花300元。
当个人的玩具有点贵,做买卖又不算太赚钱,所以他就没买。
周耀文道:「我省吃俭用,半年时间存下的钱,本来是想买个手表,但后来看到同学校的老师买了一台照相机,我用了几次就决定买它。」
而后他架起一个三脚架,把相机和其他器材搬过去,同时说道:「照相的时候会闪光,大家不用怕,也不用闭眼,只要一下就可以照好。」
而后他又指挥著几个侄子,搬来椅子,朱由检,周氏,袁氏,田氏坐在前排,几个年纪大的小孩站在身后。
「噗!」一道亮光闪过。
「好了!」
朱由崧好奇的看了照相机道:「这就完了,我还没照相呢,多照几张,也给我和慈良照几张。」
周耀文翻白眼道:「你出相片钱。」
这玩意买起来贵,用起来更贵,一张照片比他一天的工钱都要高。
朱由检脸色严肃道:「多照几张,钱由姐夫来出。」
「好嘞!」周耀文大喜,有了金主,这次可以过过手瘾。
于是他又十几张照片,每人私人照了一张,全家福把他和朱由崧也加上去照了一张。
而后他道:「这些照片我今天就拿去照相馆洗,最多明天就可以拿出来。」
朱由崧想了想道:「慈良,如果你在战场上带一个这样的照相机,这不比写几篇报导更加引人入胜,毕竟文字哪比得上实实在在的照片。」
朱慈良一想还真是这样,但这价格让他眉头紧皱,他才刚毕业没多久,手里也没攒到几个钱。
周氏马上道:「娘给你买。」
周耀文忍不住道:「有钱妈的孩子是个宝。」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