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四章 比就比,谁怕谁啊(2 / 2)
谁知他刚一出城,就被正准备提前进城,好在起事之日里应外合的江湖草莽给劫了,最后,密函让人搜走不说,还要杀了他灭口,好在武历皇帝也是个脑筋灵活的,想着就算他们不动手,自己遗失密函回去也一样是死,当即心一横,便加入了造反的队伍。
之后的故事就是我们喜闻乐见的剧情,当年的小小差役,跟着起义大军整整七年,南征北战,靠着过人的胆识以及机敏的心思,外加一些平常人求也求不来的运气,网罗了无数能人异士为其效命,七年时间做过道士、当过俘虏、扮过神棍、干过马夫,可以说是历经磨难,最终才登上了天下至尊的宝座,其中艰辛又岂是一句“躬自创业,筚路褴褛”能够形容的。
如今大齐已立国百余年,对于这位开国皇帝的过往,除史书中的歌功颂德外,庙堂之上虽然还未到讳莫如深的程度,但也鲜有人再提及了。
然而与之截然相反的是,在民间百姓的口中,这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太祖皇帝,昔日那句“飓风起于青萍之末,舞于松柏之下,方能登上太山之阿”,仍是为人津津乐道的话题,究其原因,大抵也逃不过“旧时王谢堂前燕,何时才能到我家”的美好向往。
也因此,身在官场的大人们才不敢提及这位武历皇帝的陈年往事,生怕落人口实。
没想到,今天却被一个黄口小儿质问,这让在场的官员们一时语塞,不知该怎么回答。
这时就听一个脆生生的声音喊道:“大胆!当朝太祖皇帝的前尘过往,也是你这等人能够提及的?还不掌嘴?”
众人回头望去,只见是侯振华身后的那名青衫童子站了出来,指着董航直运气,方才大家的目光都被台上的众才子所吸引,根本没有人注意过这位一直站在侯振华身后的青衫童子。
现在再看,只见他皮肤白皙,面容精致,小耳垂,樱桃口,眉若翠羽,齿如含贝,站在那就像一尊瓷娃娃似的,只可惜年纪小了些,否则再等几年,不知要迷倒多少怀春少女了。
董航连当世大儒都敢顶撞,一看出言的是一名和自己年岁差不多的童子,自是不惧,于是马上反驳道:“哼,先生教导我,‘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可载舟,亦能覆舟,是以庶人安政,然后君子安位,正所谓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试问,百姓谈论高祖皇帝雄才伟略,追念过往清平之好,忆苦思甜,何错之有?”
此话一出,青衫童子更是气得直跺脚,只见他面红耳赤的说道:“好,倒是巧舌如簧的很,只不过都是些诡辩而已,今天我就要看看,你到底有几斤几两?臭小子,敢不敢跟我比一比?”
董航也是年轻气盛,刚刚侯振华那么贬低自己的老师,这童子刚刚又一直站在侯振华的身后,一看两人就是一伙的,见对方出言挑衅,他哪里能忍,于是爽快点头,“比就比,谁怕谁啊,说,你想怎么个比法?”
只见青衫童子几步行至董航面前,转头看向众评委说道:“由诸位大人任出题目,一炷香之内,赋诗一首,谁写得好,谁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