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书盟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重生 >灵泉空间:掌家医女当自强 > 第二百八十九章 耐人寻味

第二百八十九章 耐人寻味(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一场比试结束,台上除了董晴、董航、许光杰、青衫童子外,还有一名桑原县的学子,共计五人。

见状,工部员外郎胡舟,拿出腰间佩挂的宝剑,笑道:“没想到这天府城竟然人才济济,既然侯大儒都不惜忍痛割爱,用随身佩戴的玉佩作为彩头了,那本官也不能吝啬了去,本官的这把佩剑也当作彩头吧,谁要是在诗会中拔得头筹,便将这把宝剑赠予他。”

在场的大多是文人,对于宝剑没什么研究,可孙福海的儿子孙高义再怎么说也算是一名武官,因此孙家还是有些宝剑的,孙福海也是对其略通一二。

于是便开口说道:“胡大人,不知您能否借下官看看这宝剑?”

对此,胡舟大方点头,直接将宝剑递给孙福海。

本来孙福海只是想要拍拍胡舟的马匹,没想到接过宝剑细看后,不禁感慨,真是好剑!

“此剑雕工古朴,刃口厚而明亮,一看就不是凡品,不知胡大人是从何得来的啊?”

胡舟听后颇为得意,可面上却装作一副不在意的样子说道:“本官此行为圣上办事,一路上殚精竭虑,片刻不敢耽误,而今事已办妥,回京复命,终于可以歇上一歇,游览一下江南的风土人情,前些日子,本官途径繁阳城,听闻城内有一家‘泰古斋’号称天下奇珍尽收其内,本官好奇便去瞧了瞧,可这一看,也不过尔尔。”

“那是那是,江南虽名声在外,但肯定不能与京城这等锦绣荟萃之地相比。”孙福海连声应和。

可接着胡舟话锋一转:“不过,本官却在店内一角落处,发现了这柄古剑,当时它并未被妥善保管,剑鞘已挂满蛛丝,但本官还是一眼就相中了它。于是便问店家此剑的出处,起初店家支支吾吾,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本官便提出只要他肯告诉本官这把剑是怎么来的,本官便出五百两买下它。

要知道,当时这把剑的标价只有二百两。后来那店家抵不住**,这才说出实情,原来这把剑是他从一个土夫子手里收的,说是在仙女峰中一座古墓中寻得,店家看此剑成色尚佳,便花一百八十两银子买了过去,但摆了足足一年多,都没有人问过价,这才被他扔在了角落。

本官一听就知道,这是没人识货,此等宝贝怎能任其蒙尘,变出银子将其买了下来。后来本官也早认识过这柄剑,简直是吹毛断发削铁如泥,少说也值个千两白银,今日若不是这诗会盛况实在令人心潮澎湃,本官也不会拿出来赠予他人。”

这时,孙福海注意到,剑鞘内侧竟然刻有两个篆体小字,借着阳光,他将那两个字念了出来——“龙泉”。

孙福海的声音不大不小,但周围的人却都听了个清清楚楚,顿时吸气声络绎不绝,人们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这就是剑圣区烛子所铸的龙泉剑啊。

相传古代铸剑大师区烛子当年为了锻造这柄宝剑,刻意凿开了轩辕山,放出山中溪水,引至铸剑之处,以玄铁为原材料,历经三载的淬火锻打,才得到三斤八两剑胚,据说此剑成型时,颜色胜雪,雕镂映月,用装饰莲花的琉璃玉匣装配都难掩其光辉,可谓是精美绝伦。

虽说今时不同往日,铸剑技术早已有了长足的进步,但这龙泉剑能够流传至今少说也有数百年历史了,就单论收藏价值,也是当之无愧的稀世珍宝。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