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七章 无能为力(2 / 2)
陆良才的中途离开,自然遭到了孙福海不少言语上的攻击,以及冷嘲热讽,毕竟事情还没解决,陆良才提出离开,不能说是玩忽职守,也算对此事没有尽心尽力了,只希望侯振华能够因此勃然大怒,呵斥陆良才一番,要是能给他安个抄家灭族的大罪,那就更好了。
可侯振华此时心中正在纠结要不要去信给主家,陆良才提出要走,他只是不耐烦的挥了挥手,示意对方赶紧离开,而在一旁试图给陆良才穿小鞋的孙福海,反倒是被侯振华训斥了一番,说他太过呱噪,说整件事因他而起,一定要让他想出救人的办法,毕竟在侯振华的心中,陆良才只是一个小小的里长,在一众人之中,最为卑微,而且陆良才也没什么兵权,留他在这也无用,还不如离开的好,省得人多了更让人心烦。
就在陆良才刚走不久,有一名衙役跑过来在杨殊的耳边低语了几句,杨殊听后挥了挥手,示意衙役退下,随后对着侯振华拱手,说是衙门有案情要处理,先行离开一步。
对此,侯振华也挥了挥手,这样,书房中就只留下侯振华和孙福海两人了,这让孙福海有苦难言,看来青衫童子他要是救不回来,侯振华一定会拿他泄愤开刀的……
杨殊来到衙前的时候,入眼看到的就是一名有些狼狈的瘦弱妇人,跪在大堂的地上,光是看到身形,就让人忍不住心生怜惜,再待看到她抬起头时那满是泪痕的容颜时,杨殊的心,不自觉的跳动了一下。
心想,我见犹怜这个词,也许就是形容此种妇人的吧。
不过杨殊与孙家父子明争暗斗了那么多年,早就练就了喜怒不行于色的本领,因此在容蓉看来,杨殊面无表情的样子和当年一模一样。
“堂下所跪何人?”
容蓉抛开脑中烦乱的思绪,忙回答道:“回大人的话,民妇是董航的生母,今日诗会之上,我儿被山贼所掳,还请大人为民做主,派兵救出我儿!”说完,还重重的给杨殊磕了一个响头。
杨殊自然知道容蓉的身份,刚刚过去禀告的衙役已经和他说过了,不过该有的过场还是要有的,该摆的官威也是要的。
于是杨殊冷冷的说道:“此事本官已然知晓,你先行回去吧,至于令郎,本官自然会让人全力营救的。”
杨殊这公事公办的回答,显然不能轻易将容蓉打发了去。
“县令大人,当年您还是后山镇上的一名乡绅之时,都能带领全镇百姓抵抗时疫,可如今您当上了一县的父母官,怎却变成了罔顾百姓死活的庸官?!那天王寨就在黑水岭上,为什么一直任其在那为祸乡里,却不闻不顾?!以前我不管您是为何不清缴那天王寨,但如今我儿被抓,您定要给民妇个说法,不然我就去天府城,向知府大人告你的状!知府大人不管,我就上京告御状!”
此时的容蓉和平日里给人的印象完全不同,此时的她咄咄逼人,如同不讲道理的泼妇一般。
而杨殊也是这般想的,认为容蓉真是不可理喻,不过他也是为人父的,理解当父母的心情,同时也不希望容蓉真的去告御状之类的,最主要的是,听容蓉的话,她是认识自己的,是后山镇的人,既然是这样,也算是半个自己人了。
于是屏退了众人,独留下容蓉,换成了一种温和的态度,满是无奈的说道:“我身为一县父母官,自然是希望我所管辖的地区,百姓能够平安富足的生活,将附近为非作恶的歹人全都铲除,我也为此争取过、奋斗过,可终究还是势单力薄,无能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