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八章 畏罪自杀(2 / 2)
于是在前天晚上,陶母和小石头才知道了陶娇已经恢复成了正常人,同时也知道了陶娇发疯的始末,以及梁善犯下的罪行。
一家三口抱在一起哭过后,小石头想要让姐姐出面,去常乐县的县衙指证梁善的罪行,可陶母却不同意,她好不容易恢复的女儿,可不想她再次犯险,要是不能成功指证梁善,那么他们陶家,以后便很难在常乐县生存了。
直到昨天陶母为董家工作结束,刘氏给了她一堆旧衣服。
“听晴晴说,你家娇娇和我身形差不多,这些是我以前的衣裳,你要是不嫌弃,就拿去给她穿吧。”刘氏说完还重重的叹了口气,然后继续说道:“你家娇娇也不知道之前被梁善怎么吓到了,好好的一个丫头,居然成了现在这个样子,那天杀的梁善真的是作孽啊,万一他被放出来,还不知道会不会再有女子受害,如果老天有眼,就降下来一道雷劈死他,省得他再到处作孽。”
陶母回家后,思来想去,决定亲自带着女儿去县衙指证梁善,虽然她是一个自私的人,但她也不希望再有其他的女子受害。
人人都有母亲,身为母亲的陶母,自然能体会到,其他母亲看到女儿受到伤害后心中的苦楚与心疼,因此她难得无私了一次,让她的女儿去公堂指证梁善。
虽然前路不明,但已经下定决心的陶家人,便不再惧怕梁善,所以陶娇在公堂之上,当着众人的面,毫不隐瞒的将她看到听到的事情都讲了出来,当然,她隐瞒了被掳走女子不着寸缕的这一点。
公堂大门外围观的百姓,全都禁声仔细听着陶娇的话。
而陶娇说话的时候,又尽量将自身的音量提高了许多,就是怕有人听不见。
所以在场的人都将梁善的恶行听了个清清楚楚,陶娇说完后,百姓们就是一片哗然,谴责声谩骂声不绝于耳。
杨殊听了也是相当气愤,不过心中更多的是庆幸,还好台下的这名证人来了,不然像梁善这般的恶人就要逍遥法外了,那他就枉为一县的父母官了。
既然人证已经有了,接下来的就是给梁善定罪了,于是杨殊重重的拍了几下惊堂木,示意外面围观的百姓安静。
百姓们闻言马上禁声,全等着县令大老爷将如何处置梁善这个恶人。
可还没等杨殊开口定梁善的罪,孙福海却再次开口了。
“一派胡言!这就是一个乡村疯妇说出的胡话,又岂可当真?为何她疯癫了那么多年,偏偏在这个时候恢复正常,说这些胡话?我看她们定是受人指使,意图冤枉好人!”
孙福海说完,又指着陶娇问道:“本官问你,你说的这些可有人为你作证?你既然疯了,曾经神志不清过一段时间,又如何能确定你刚刚所说的不是你一时的臆想?”
陶娇曾经当过梁府丫鬟的事情,倒是可以找到人证明,可其他的,又怎会有人证明呢?
即使她去过大户人家当过丫鬟,比一般的村姑有些见识,但在面对一县的县丞时,还是露了怯,支支吾吾了半天,说不出个所以然来,身上还有些发抖,倒还真像是受人指使来编排梁善的人。
就在此时,一名狱卒来报,在杨殊的耳边说道:“大人不好了,梁涛在狱中畏罪自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