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二章 发现线索(2 / 2)
不知为何,董晴突然想到了当初自己被吴彪跟踪,无殇及时出现,点了吴彪哑穴的情形。
当时董晴就怀疑那所谓的哑穴,现在看到李家人的尸体,觉得当初吴彪之所以说不出话来,很有可能是因为喉咙被打坏了的缘故。
那么如果有人比无殇的武功高,在对李家人的喉咙下手时更用力一些呢,会不会直接将人的喉骨击碎?
想到这,董晴又去检查了其他的尸身,发现他们和李春树一样,喉骨竟然都是碎的。
董晴将这一发现说了出来,杨殊听后先是一惊,随后便又是一喜。
他听说过一些武功高强的人,只需要一击,就能杀人,这样看来,杀死李家人的定是一名甚至是几名武功高手,不然怎么解释李家人喉骨碎了的事实?
董铭生不会武功,根本就不可能杀人。
只是,董家到底是惹上了什么人?真的是梁志吗?
居然会找一些武功高手,去杀一个庄户人家…
“董姑娘还真是细心,这些就可以证明杀人的不是你二叔或是你们村的村长了,明日一早我就开堂审理此案,要是不出意外的话,明天你们就可以回石安镇了!”杨殊显然也十分高兴。
“其实这尸体喉咙处的指痕如此明显,但凡仵作细心一些,都能发现,只是这案子事关我全家,我这才看得仔细一些。”
董晴刚刚见过负责此案的仵作,也知道他们都是怎么验尸的。
这个时代没有宋慈那样厉害的人物,也没有总结验尸经验的书籍,仵作一般都是胆大的人,凭借着经验去判断一个人是怎么死的。
总的来说,那就是不够专业,也不够细心。即使是仵作,很多人也认为见到死人是件晦气的事,因此绝大部分的仵作都只是粗略的看尸体一眼,然后草草下结论。
“董姑娘说的是,我以后一定会让手下的仵作认真一些。”杨殊点头,毕竟事关人命,凡事不能马虎,不然有可能冤枉一个好人,而放过一个坏人。
……
到了桑原县柳家的郝嘉勋,与柳家的管事柳德虚与委蛇了半天,并没有什么收获,准备离开的时候,发现进来了两个侍卫打扮的人,说是有要事和柳德汇报。
别人有要事处理,但凡有些眼力的人都知道离开或是回避。
但郝嘉勋反倒是端起了茶杯,喝了一口茶,忍不住感慨:“柳管事还真是大方啊,不仅拿这么好的茶叶招待本官,就连给下人穿的衣服都是丝绸做的。”
柳德叫不准郝嘉勋的意思,只是客气的说道:“郝大人远道而来,在下自然是要奉上最好的茶叶了,至于这侍卫的衣服,其实是一些染错色的丝绸,扔了可惜,就分给了一些尽心办事的下人,谈不上什么大方。”
“原来是染错色的丝绸啊,那颜色肯定独一无二,赏赐给下人倒是可惜了。”郝嘉勋感慨道,随后起身,再次看了眼那两名侍卫,便提出了告辞。
离开柳府后,郝嘉勋马上变了脸色。
原来是柳家!
只是柳家为什么要杀自己的老师?
郝嘉勋并没有回石安镇,而是策马去了天府城。
既然表面上找不出动机,那就只能旁敲侧击的去打听一下了,杨殊手下就那么几个捕快,显然是不够用的。
那么就只能劳驾昭德王出马了,毕竟老师的死,对他也有影响,他应该更着急找出杀害老师的凶手,不然众人猜测是他杀害的老师,老师门下其他的学生也不会放过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