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四章 郡主(2 / 2)
两人这番关于“茶”与“理”的对话,看似平常,却隐隐有股机锋交错的意味,让在座一些敏锐之人察觉出些许不同寻常。
这齐枫,似乎与郡主并非初次相识?而且,对话中似乎藏着别的意思?
永嘉郡主闻言,唇角笑意更深了些,不再追问,转而与其他人谈起书画。
但齐枫能感觉到,她对自己那份若有若无的关注,并未减少。
茶会持续了一个多时辰方散。离开梅园时,一位郡主府的侍女悄然走到齐枫身边,递上一个精巧的食盒,低声道:“齐公子,郡主说今日茶点甚多,这份‘桂花定胜糕’是江南风味,特让奴婢送给公子,聊解思乡之情。”
齐枫接过食盒,道了声谢。
心中了然,这绝不仅仅是“聊解思乡之情”那么简单。他不动声色地拿着食盒回到马车,打开一看,糕点之下,压着一张折叠的素笺。
展开素笺,上面只有一行清秀的小字:
“夜阑听风雨,楼高望京华。”
落款处,画了一朵小小的、含苞待放的兰花。
齐枫看着这没头没脑的一句诗和这朵兰花,眼神深邃起来。
这位永嘉郡主,果然不简单。
她不仅在清江浦就注意到了自己,如今更是在这看似寻常的茶会上,递来了这样一张含义不明的纸条。
“夜阑听风雨,楼高望京华……”他低声咀嚼着这句诗,嘴角慢慢勾起一抹弧度。
这京城的风雨,看来比他预想的,要来得更早,也更复杂。
就是不知道这位神秘的郡主,在这场风雨中,又扮演着怎样的角色了。
回到澄清坊的小院,齐枫屏退阿福阿贵,独自在书房中对着那张素笺沉思。
“夜阑听风雨,楼高望京华。”
这句诗表面是写景,实则暗藏机锋。
“夜阑”指深夜,“风雨”可指自然现象,亦可喻指朝堂或京城的动荡。
“楼高”是立足点,意味着发出信息者身处高位,能俯瞰全局。
“望京华”则是观察的目标,直指京城核心。
她在暗示京城将有风雨,而她身处能观测风雨的位置?这是在示警,还是试探?或者,是邀请?
那朵含苞的兰花,是她的标记,还是另有所指?
兰花在传统文化中常喻君子、高洁,但也可能代表某个组织或势力的象征。
齐枫指尖轻轻敲击桌面。
永嘉郡主,端王遗孤,太后抚养,圣心眷顾……这样的身份,为何会对他一个毫无根基的江南士子产生兴趣?
仅仅是因为清江浦的出手,和如今的些许文名?绝无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