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八章 策论(2 / 2)
“是!少爷!”阿贵小心翼翼地接过那叠沉甸甸的纸张,仿佛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力量。
齐枫走到窗边,望着夜空中的冷月。
匿名信想用道德污点打击他?他就用实实在在的政绩能力和对既得利益集团的致命攻击来回敬!
这,才是真正的装逼打脸!不纠缠于口舌之争,直接掀桌子!
他倒要看看,当这把火直接烧到刘墉、裘半城屁股底下时,他们还有没有心思玩匿名信这种小把戏!
次日,齐枫的《论漕运革新与肃清吏治以固国本》策论,如同一声惊雷,在沉寂的朝堂炸响!
通政司不敢怠慢,立刻呈送御前。
景帝阅后,久久不语,随即在早朝之上,命太监当众诵读此策论重点部分!
策论一出,满朝皆惊!
支持改革的官员如获至宝,纷纷出列附议,盛赞齐枫见识卓绝,忠勇可嘉,所提建议切中时弊,乃利国利民之良策!
而以刘墉为首的一批官员,则如坐针毡,脸色难看至极!
他们怎么也没想到,齐枫的反击来得如此迅猛、如此狠辣!这哪里是一篇策论?这分明是一把架在他们脖子上的刀!
尤其是其中关于“官商勾结”、“豪商巨贾”的影射,几乎是指着刘墉和裘半城的鼻子骂了!
刘墉气得浑身发抖,出列反驳,指责齐枫“危言耸听”、“哗众取宠”、“妄议朝政”,其心可诛!
可齐枫的策论数据详实,论证严密,岂是刘墉几句空泛的指责能否定的?
更何况,漕运积弊,朝野皆知,只是无人敢像齐枫这样直接捅破这层窗户纸罢了。
景帝高坐龙椅,冷眼旁观着下方的争论。
他并未当场表态,但熟悉陛下性格的重臣们都知道,陛下越是沉默,往往意味着风暴越大。
退朝之后,关于齐枫这篇“漕运策”的讨论,以惊人的速度传遍了整个京城官场!其引起的震动,远远超过了之前的匿名信风波!
“好家伙!这齐枫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是直捣黄龙啊!”
“漕运!他居然敢碰漕运!那里面的水有多深他不知道吗?”
“知道又如何?你看他这策论,条条建议都打在七寸上!这是有备而来啊!”
“刘侍郎这次怕是踢到铁板了!这齐枫,不仅文采武功了得,这政争手段,也如此老辣!”
“看来之前的匿名信,果然是有人故意泼脏水!若齐枫真是那等无行之人,岂能写出这等利国利民的雄文?”
舆论的风向,开始悄然转变。
齐枫用一篇实实在在、关乎国计民生的策论,轻易地将自己从道德污点的泥潭中拔了出来,并且站上了道德和能力的制高点。
孟文辉等人傻眼了。
他们煽动舆论,本想让齐枫身败名裂,没想到反而成了衬托齐枫“忠直敢言”、“忍辱负重”的背景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