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罗卜藏丹津叛变(1 / 2)
第249章罗卜藏丹津叛变
老九这话一出,庆重重嘆息了一声,转而就背著手,在书房內来回踱步起来。
许久,老八才伸出手,点了点庆的脸,带著一丝无可奈何,开口便是:“罢罢罢,你我兄弟一场,我总不可能看你为了我,身处险境。老九,这事儿你听我的,此事做了,也就罢了,但是往后,切莫为了我,再兵行险著。”
庆祺上前一步,按在老九的肩膀上,语重心长道:“九弟,你若是出了事,哥哥便是百死————也不能谢罪啊!”
老九听到这,原本仅存的一些怨言,此刻也因著这句话,於是烟消云散。
是了,说到底,八哥都是为了他著想罢了。
要是换做是旁人,只怕早就接过银子拿去了,哪里会像是八哥一样,对他说这么多话。
想到这里,老九念头就通达起来,下一瞬间,就有些后怕:“可是————八哥,这粮餉贪墨一事,若是被发觉,又该如何是好”
这会儿倒是知道怕了
庆半是没好气地看了一眼老九,只是————这话也属实是个问题,他略作沉吟,心中便有了挡刀的替罪羊。
就像是老九说得那样,这种贪墨粮餉的风气,自开朝以来,便已经存在,且在如今康帝晚年时期,这种现象也是愈演愈烈。
仿佛在这种事情上,不伸手捞一笔,就不能融入一般。
既如此,想要寻些人,替代老九的存在,推出去挡刀,自然也是理所应当的。
青海。
按照原定的计划,从青海的路线入藏地,由秦錚率领的先锋营,一骑当先,杀他藏地乱军一个措手不及。
老十四听闻此言,觉得不妥,老大庆禔思忖片刻,总也有些犹豫,只是秦錚到底背后还有八爷在,如今八爷表面上看起来,风光无限,手中差事一件接著一件,即便是八王妃惹出了大烟的乱子,陛下看在安亲王和八爷的份上,同样也就雷声大、雨点小。
要知道,太子当初压根就没犯什么事儿,便被贬为庶人,幽闭在府。
要是和这位八皇子的恩宠比起来,太子————简直委屈到没边儿了。
因著八爷的面子,庆禔虽然心生不妥,到底派遣人马,兵分两路,一路是秦錚先锋营的人马,一路则是庆禔手下的人马,被迫跟进。
只是一路上,老十四总是觉得有些不对劲。
大哥和八哥不对付,那么手底下的人,平日里看起来,似乎还能够一团和气,但真要是到了战场上,等到了分秒必爭,生死之间的时候,大哥和八哥手底下的人————谁又能服谁的呢
两军交战,要的就是令行禁止。
可问题是,倘若出现两个发令者,那下边的人————又该听谁的呢
抱著这样的隱忧,老十四这些日子,在后方等待的时候,总有些坐立难安。
可是话又说回来了,此次派兵征討藏地,老十四也只不过是在后方帮衬,真要上战场廝杀,以他的资格,还嫩著呢。
且按照自古以来的惯例,除了极少数悍勇將帅,会亲自上阵衝锋外,便是连庆禔,此刻也安稳坐於后方,静静观察战机,等著前方送来的图本。
所谓图本,则是一种特殊的战报,上方附有隨军地图,早年亲征平定噶尔丹的时候,就有《北征督运图》等图本战报。
除此之外,青海此地,除了有朝廷的节度使、地方官外,更是草场广布,是蒙古诸部所在之处。
其中,青海中,分为和硕特蒙古、咯尔咯蒙古还有內属的大乾直属蒙古。
除却此时摇摆的罗下藏丹津部,还有察罕丹津部、土谢图汗部和车臣汗部。
真要说起来,大乾军队最亲近的,莫过於察罕丹津部。
只因为察罕丹津部,乃是坚定的大乾派,更是被康帝亲自授封亲王,在此番进藏的路上,更是提供了嚮导和骑兵,对於藏地高寒地区的路线,如数家珍。
说来,察罕丹津部还有土谢图汗部、车臣汗部等蒙古部族当中,倒是有不少人,对於老十四,释放出友善的招待。
老十四私底下还兀自纳闷。
真要说起来,他还是第一次正眼和这帮蒙古世子打交道,这帮人,以前和他犯冲,两边人,是看得眼睛不是眼睛,鼻子不是鼻子,老十四那会儿脾气也不好,根本就没想著要委屈自个几,於是乾脆每次见到这些蒙古世子,都装作没有瞧见的样子。
这帮蒙古世子,真要说起来,也是心高气傲的。
老十四庆瞧不上他们
他们更瞧不上这个被康帝宠溺的小儿子!
如此一来,两边人这些年来,鲜少交流,只是未曾想到,这次老十四借著朝廷军队的仪仗,才刚来了青海,就遭受了蒙古世子的热情招待。
要知道,这样的待遇,是独独他老十四一个人的!
旁的人,像是什么秦錚又或者是老大庆禔,一个都没有!
只是————
老十四走在路上,揉著因为拉过去切磋武艺摔跤,而有些酸疼淤青的肩膀,以免齜牙咧嘴,一面就忍不住开口道:“这帮蒙古世子,以前不搭理我,我不舒坦。现在搭理我太多,我被摔得后背都青紫一片————似乎————也不怎么好”
旁边的小冯公公,噗嗤一声,就笑了出来。
“十四爷,奴才倒是知道一个事儿,您可曾还记得————那年的秋獮”
那年的秋獮————
这话说得语焉不详,听起来似乎好没有道理。
但是偏偏,老十四对於这话,心中一清二楚。
秋獮之际,正是太子再度被废的时候。
父皇雷霆震怒,天威难测之景,至今想来,还是不由得心中胆寒,哪里能够说完就忘
只是话又说回来,今儿个这事儿————跟那年的秋獮,又有什么关係
那小冯公公抿嘴一笑,便开口道:“十四爷,那年秋獮,除了去木兰围场,还看了蒙古诸部,其中————环三爷也去了。您可曾记得,环三爷同那帮蒙古世子,相处很是愉快呢!”
此话一出,宛若一语惊醒梦中人,顿时就让老十四明白过来。
是了!
贾环同蒙古世子关係好,而他又同自己的关係好,真要说起来,这些蒙古世子突然改变態度,想来其中大部分的原因,都是由於贾环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