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一文出 天下震(2 / 2)
《高山下的环》的含金量,人人皆知。並且谁都明白,这种电影就没有失败一说。
区別只在於,到底能有多成功。
因此当中影给各地发行公司发出看片的邀请后,所有的发行公司都派出了最精干的力量奔赴京城。
电影受到重视是其一。
其次,这是李子成的电影。
自从《伐木人》之后,李子成算是一战成名。
哪怕他在《伐木人》只是掛著製片副主任和编剧的职务,但外界早就打听清楚了。
《伐木人》的里里外外,都是他主导的。
不少导演都羡慕李庚、贝聿成两口子。
別人当导演,辛苦工作,寻找机会不说了。还得为了孩子的前途筹谋,想著孩子怎么才能有个好的前程,能不能吃电影这碗饭
他们家却好。
居然是孩子反哺父母,愣生生地把李庚、贝聿成带成了第一流的导演。
每次想到这个,许多人都恶向胆边生,对自家的孩子痛下毒手。
据统计,李子成成为了所有电影导演家孩子的噩梦,都將他视为平生第一大仇人。
各地发行公司有远有近,一时不能聚齐,但抢在电影前面的,是《高山下的环》文学版的发表。
这天一大早,各大报亭、书店就迎来了大量的人潮。
男女老少,各种职业都有。
“今天的《人民文学》给我一份。”
英靶今天没顾上吃早饭,甚至都没梳头、洗脸,直接就跑到了家属院最近的报亭。
也就前后脚的功夫,《人民文学》刚刚拿到手里,报亭就被数不清的人头给包围了。
“有没有《人民文学》”
“给我两份。”
“我要五份。”
英靶后怕地挤出人群,紧紧著刊物,一路往人大而去。
英若成拿回来的剧本,他借著便利已经看过了,並且再次认识到了李子成的厉害。
所以当听说《高山下的环》要发表文学版的时候,他就决定必须买到。
他知道了这个消息,別人也知道了。
或者说,在京城不知道的才是少数。
文学版刚刚决定刊发的时候,各个机关、单位、学校就已经下了指令,要求学习。
情势和去年的《伐木人》一模一样。
市面上还没见到作品呢,光是企事业单位的订单就超过了八十万份。
其中海子里订购一万份的消息,是最令人震惊的。
虽然一万份这个数字並不多,但订购的单位嚇人呢,
这说明什么
说明了上面有多重视。
其次总政那边为各部队订购了十万份,是数量最多的。
这也情有可原。
毕竟《高山下的环》讲述的就是部队的故事,最为部队所关注。
可这样一来,人人都知道《高山下的环》將成为紧俏货。不抢的话,恐怕是难以先睹为快了。
这一天,在全国各地,凡是能买到《人民文学》的地方,都出现了可怕的拥挤现象。
真正的一文出、天下震。